日前,P2P网贷“基本法”出台,在业内刮起了阵阵寒风,不少平台甚至已经开始着手转型事宜。这时,智能投顾出现在这些转型平台的眼中,给了它们希望。
然而,证监会立马掉头转向智能投顾,称会高度关注,一旦发生互联网机构以智能投顾名义、未经注册而进行公募销售,将依法查处。证监会一番话,立马给这些平台浇了盆冷水。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P2P网贷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指出,互联网金融领域,从来就不缺乏创新的概念和形势。P2P网贷刚迎来史上最严监管条例,智能投顾的风就紧接着刮起,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台。
但这次投资者应高度警惕,切莫像投P2P网贷那般盲目,要先弄明白什么是智能投顾,以及有何风险,方可做出投资决策。
那么,何为智能投顾?智能投顾始于美国,是人工智能和金融的结合,是一种在线财富管理服务,又被称之为智能理财、数字化理财、机器人理财。说白了就是通过机器算法,来完成自动投资。
据悉,2015年底,机器人投顾的管理资产规模已达187亿美元,而在2012年这一数据几乎为零。不少金融巨头也忍不住涉足,如高盛在今年3月收购了Honest Dollar,华泰证券4月初竞购Asset Mark。
智能投顾受到追捧,原因在于其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这些优势包括战胜人性、降低服务门槛及交易成本、实现资产最优配置个性化,而且与投资人没有利益冲突。
国内智能投顾发展同样火热,在个人导向、算法驱动及人机结合三类均有不少初创企业。不过总体来看,智能投顾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且面临着政策监管、理财市场不成熟等制约。
目前关于智能投顾的政策、监管,几乎空白。有认为智能投顾只是技术,只需对接正轨金融机构即可,也有认为智能投顾本质是投资顾问服务,需要从业资质和代销牌照等。政策的不确定,可能令智能投顾停留在看起来很美的阶段。
另外,国内客户缺乏长期投资理念,智能投顾所倡导的长期投资方式可能在中国市场并不受待见。而且国内理财市场的不成熟,没有一定的数据积累,难以形成算法模型。
因此,智能投顾存在嘘头的嫌疑,会被认为是平台炒作。事实上,智能投顾平台也少有潜心做技术、沉淀数据的。
综上,智能投顾有一定潜力,但还难以在中国落地;投资者也要擦亮眼睛,莫刚跳出一个坑又跌进下一个。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