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所谓存量是指当前存在量的总数,所谓流量是指影响存量改变的量。最清楚的例子就是:比如一个水池,t=0 时有 10 升水,开水管 1 分钟可以流入 1 升水,那么 t=0 时测量的水池中的水量就是存量(这时是10升)。
黄佶答:问题就在于“需求量”和“水的体积”是截然不同的。
“需求量”不是“购买量”(我记得张建平的错误就是把“需求量”当成了“购买量”。)只有“购买量”才类似于“水的体积”,你上述关于水的例子才是有效的。
根据西方经济学的定义:“需求量”是“有购买能力的需要量”。
一个特定的消费者,他恨不得家里每个房间包括厨房和厕所都装一台电视机,因此他对电视机的“需要量”是八台(假设)。但因为他的收入有限,因此,他的“有购买能力的需要量”(即需求量)低于他的需要量。
假设他在二月份对某电视机的需求量是两台,但因为种种原因(例如预期电视机会跌价),他在二月份没有买。
假设到了三月份,该型号电视机涨价了,他的需求量变为一台了。我们能够说“两个月后,他的需求量增加为三台了”吗?显然不能。
因为需求量的特征决定了需求量只能是存量,而不可能是流量,因为它根本是不能叠加的。
西方经济学家不讨论需求量是流量还是存量这一问题,是因为他们清楚地了解需求量的特性,是因为这个问题根本不是问题,根本无从谈起这个问题。
张建平要讨论这个问题,完全是因为他把“需求量”混淆为“购买量”,而购买量当然是流量。二月份买两台电视机,三月份买一台电视机,最后的总购买量当然是三台(类似水池放水的例子)。
——“二月的需求量是多少多少,张老师说是流量,那是因为二月这一个月确实是一个时段,……”
黄佶答:如果按照张建平划分“存量”和“流量”的原则:是不是在一个时段上发生。那么世界上就根本不存在“存量”,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时点”。“月”是时段,那么“日”又何尝不是时段呢?“秒”也是时段呀,也可以无限划分下去呀。
没有把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搞清楚,是张建平所有问题的根源。
94# lzhaz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