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公共经济学
3010 3
2009-06-24

期,国有股转持充实中央财政支持的社保基金被市场放大为超级利好,或许是有了8年前国有股减持对市场造成巨大伤害的前车之鉴,人们更多地把目光锁定在转持方案对股市的直接影响上,而忽视了交易同时涉及到了国企改革和国资管理的问题。

其实,国有股转持的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政治博弈,特别是国资委与财政部之间,以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目前看来,国资委极有可能在2006年争夺国企分红的主导权上惜败于财政部后,再次败给财政部从而拱手让出部分国有股权及收益权,这在国资委的定位本来就模糊的背景下(到底是出资人机构还是监督出资人的机构?),让国资委的生存前景堪忧。

从这次国有股转持方案的实施办法来看,国资委似乎只是配角而且不得不对财政部亦步亦趋。因为在股改之后,由财政部直接控制的金融央企大批上市,比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等,这三大银行本次应转持的国有股数量位居前三位,分别需要转持14.95亿股、9亿股和6.49亿股,因此财政部在此次转持方案中的话语权要远大于国资委,也让国资委不得不让步。

但国资委似乎仍然有灵活变通的空间,只是要付出现金的代价。国资委此前一直主张通过现金来支付给社保基金而不是必须要通过转持股份的方式,此次转持方案恰好给这一路径留下了缺口。比如,实施方法中第十条规定,“对符合直接转持股份条件,但根据国家相关规定需要保持国有控股地位的,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允许国有股东在确保资金及时、足额上缴中央金库情况下,采取包括但不限于以分红或自有资金方式履行转持义务”。

尽管这有利于保持国资委辖下的国有股权不至于“流失”,但无论是用现金还是在现有股价跌破发行价时采取在二级市场上买入股票来凑足转持额度,都会给相关央企利润和现金流带来负面影响。而根据财政部的最新数据,央企利润已经不容乐观,2009年1-5月全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4254亿元,同比下降30.3%,5月比4月环比下降了7.5%,其中央企累计实现利润3315.5亿元,同比下降23.3%,5月比4月环比下降了14.7%。

按照中国渐进式改革的逻辑,此次国有股转持方案也必定是一个折中的产物,特别是在国资委和财政部复杂博弈下的产物。对于财政部来说,这不过是左口袋到右口袋,要解社保基金缺口的燃眉之急不得已而为之,但对于国资委来说,这意味着自己控制权的丧失。2009年5月1日实施的《企业国有资产法》中没有明确国资委作为国有资产的唯一出资人,但业界一直呼吁应把国资委作为单纯的出资人,剥离其现有的行政监督管理职能,在此背景下,国资委当然希望未来更多的掌握公司治理意义上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尽管国资委目前看来已经是雪上加霜,但按照实施办法中的规定,如果国有股东有疑义,可在公告发布后30个工作日内提出反馈意见,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即国资委)重新核定,看来国资委未来30天内要面对其“属下”不间断的游说。据《21世纪经济报道》,现在已经有浙江国企人士表示国有股转持将扼杀国有资产背景的产权投资基金,因为按照现在的转持比例,国有资产背景的产权投资基金所投资的企业上市之日就有可能是其将投资所得贡献给社保之时。相关利益集团还在博弈,看来国有股转持社保基金这种“股权式社会保障”的模式不会一帆风顺。

转帖:http://chinese.wsj.com/gb/20090623/CWS170947.asp?source=mostpopular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6-24 17:33:58
很复杂的东西啊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7:58:04
金融资产还不属于国资委的监督范围吧,部位之间的重叠部分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23:51:00
金融央企怎么变成财政部直接控制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