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熟市场中,乳制品增速逐年下滑,原因存在于人口结构的变迁及购买力提升到消费瓶颈。老龄化及人均消费饱和是发达市场中增速下滑的主导原因。目前中国据消费瓶颈尚远,需求仍将保持增长。
图表1:增长较好的品类有酸奶、干乳制品

酸奶作为中高端产品将受益于产品结构升级。根据Technavio数据目前全球酸奶市场容量约为277亿美元,预测2016年增长7%,2020年底将达到400亿美元。2015年国内在行业不景气的情形下,酸奶销售额收入增速较快,其中低温酸奶销售额占比达到28.7%,同比增长10%,而常温酸奶有翻番增长。国内酸奶消费定位人群主要为18-35岁的年轻一代,早餐自饮、搭配零食、送礼等多场景迎合了大众对于酸奶的消费需求。我们认为中国酸奶消费仍处于快速成长期,未来5年仍将维持10%左右的增长态势。
常温酸奶市场的崛起受益于乳业公司的营销及经营策略,光明莫斯利安开创品类后,伊利安慕希、蒙牛纯甄借助宣传营销及优质口味打出高端、优质的品牌定位,迅速开拓市场。常温酸奶对高端白奶产品具备一定的替代效应,销售渠道方面又不受冷链约束,在终端有超过100%的销售增长。2015年常温酸奶在三四线城市销售收入增速为112%,乡镇增速达到104%,打通低线城市及乡镇渠道市场。
图表2:2015年中国常温酸奶城乡销售增长迅速

低温酸奶由于冷链运输制约,主要市场分布于一二线城市,销售占比达到70%以上。15年外资和进口切割了很大一块低温酸奶品类市场,外资企业如明治乳业、优诺对一二线城市造成了冲击,通用磨坊收购法国优诺,2015年优诺酸奶在华上市后成长迅速,在上海市占率已超过8%。未来低温酸奶品类仍将面临外资及进口的冲击。
高端白奶受进口奶冲击,普通白奶在低线城市有广阔市场高端白奶在低线城市主要为送礼需求,这部分市场部分被常温酸奶替代。而海外进口液奶由于迎合消费者对国产奶质量安全信任不足的契机,影响正在日益提升,且进口奶价格较低,传递到消费者终端价格6-10元/升,相对国产奶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由此迅速增长逐渐抢占高端奶的市场。目前进口奶仍出于打品牌走量阶段,几乎不具备盈利性,主要由于海运物流限制了上架时间,保质期6-12个月的白奶出现在渠道终端时仅剩下3-4个月可供销售,因此通过打折促销及电商渠道快速走货。未来全球购的趋势以及物流的便利化将减轻进口奶成本压力及临期压力,进口奶对国内高端奶的冲击仍将进一步加强。
对于普通白奶而言,低线城市及乡镇空间未充分拓展。2014-15年乳制品价格结构性上涨致使低收入人群消费欲望减退,且植物蛋白饮料尤其是生榨椰汁的迅猛发展替代了部分普通白奶。打开低线城市及乡村仍须普通白奶,普通白奶仍将是今年全国性乳企拓展的重点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