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大量中小厂商陷入经营困境,于是有人断定中国游戏产业将迎来拐点,而事实上,今年以来,在资本的助推下,游戏产业反倒迎来又一波爆发期,继续维持在高速增长通道。
数据显示,2016年一季度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415亿,同比增长30.2%。其中移动游戏占比不断加大,首次超过一半达51.0%。显然,增长在维持中高速。
只不过当下的市场进入“新陈代谢”,厂商被淘汰出局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腾讯、网易等大厂也在整合游戏业务,走上精品化路线。
从资本角度来看,游戏产业因为具有很强的变现能力,一直备受青睐,资本也乐意把市场做大。在资本助力下,游戏产业不断探索国际市场,并朝着泛娱乐方向发展。
中国游戏市场已临近天花板,增长放缓是迟早的事,走向海外是大势所趋。上半年腾讯斥巨资收购Supercell公司,再次为其海外战略不断攻城掠地。
从2010年至今,国产网络游戏产品累计出口数量已经突破500款,参与出口的网络游戏企业接近200家。2014年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收入达30.76亿美元,同比增长69%。
相比其他国家,国内网游、页游、手游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仍可继续加大这方面的出口,参与到国际竞争来。海外市场的潜力依然很大,有望延续中高速增长。
泛娱乐化是中小厂商面对困局所采取的策略,通过搭上IP、影游联动等来实现转型,挖掘出更多的可能,以此应对大厂商带来的压力。
所以,未来除了传统的游戏企业分食蛋糕,会有更多的非游戏企业加入。这些非游戏企业进入游戏市场,一定程度上会加剧竞争,但同时会给游戏产业带来新的变化。
就手游来说,中小厂商的突围更艰巨,不过大公司多数游戏发展策略偏保守,创意方面稍显不足,中小手游企业可发挥创新优势,从细分市场掘金。
据《中国手游行业报告》数据显示,国内手游行业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32.8亿元飙涨至2015年的415.1亿元,增速丝毫不减。这意味着手游行业依然有着不少机会。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总体来看,游戏设备逐步丰富,VR、AR等技术愈加完善,H5游戏蓄势待发,未来游戏产业亮点依然不少,游戏产业发展持续向好。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