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博弈论
1345 2
2016-09-06

美国经济的增长为何如此快速

据报道:到2000年12月时,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了112个月,超过了美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增长期。特别是1996年起,年实际增长率达到4%,而且与此同时,美国经济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1999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为4.2%和1.9%。

美国经济的增长——美国的新经济

“新经济”的“新”:
1、是不同于传统经济──工业经济的一种新型经济──知识经济。美国的“新经济”表现出知识经济的典型特征,社会财富直接地与人类最宝贵的知识挂钩,主要体现为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的巨大贡献。
2、“新经济”包括了三个要素: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
3、“新经济”的实质,就是信息化与全球化,“新经济”的核心是高科技创新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它领域的创新。促成“新经济”出现的现实环境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新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还有就是第三产业的兴起:

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力发展;公众生活水平提高以及消费需求多样化。这样必然成了第三产业兴起的主要原因。促进经济竞争力提高;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缓和经济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
美国的新经济:  

1、时间:20世纪90年代  
2、背景:高新技术产业的强大之处,通过增加供应来刺激新需求,再用新需求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从而取得成功
3、具体措施有三点:
第一把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作为干预经济的重要目标。
第二通过缩减ZF开支、裁减ZF雇员、适当增税、鼓励消费等措施,解决了美国经济的赤字问题。
第三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新技术、教育、健康保险和环境保护的投资,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快速高效的解决了失业问题。
在这样的带动下经济持续以4%左右的速度增长 ,巨额财政赤字消失  ,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都在逐年降低。
美国“新经济”:

战后西方国家在凯恩斯主义指导下,暂时摆脱了三十年代那种严重的大萧条局面,但由于长期实行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和对社会需求进行管理的政策,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又出现新的危机,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凯恩斯主义由此走向没落。八十年代里根ZF利用供应学派理论,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和结构性财政政策,美国逐步从“滞胀”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然而,好景不长,1987年10月19日,美国迎来其历史上的“黑色星期一”,美国股市遭到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打击。危机迫使里根ZF在第二任期内调整经济政策,转而用增加税收、扩大ZF开支等手段来缓解危机,实际上又重拾凯恩斯主义刺激经济增长、改善就业的主张。
在1992年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实施被称为“克林顿经济学”的经济政策,借助以往历届ZF的产业调整和新“知识经济”出现的优势,美国经济真正步入稳定发展时期。这就是新经济,就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可见经济制度的决策好坏可能影响到国家或者国际经济的局势的全面的变动。美国经济能在这么长的时间持续增长原因当然诸多,但最基本的应该就是“新经济”的出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9-6 10:57:21
美国的经济增长我觉得到中国是最大的带者啊。看看苹果手机在中国的销量比美国还多,值得深思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7 09:31:29
谢谢楼主的资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