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715 1
2016-09-13
看G. 德布鲁《价值理论:对经济均衡的公理化分析(Theory of Value: An Axiomatic Analysis of Economic Equilibrium )》(1959,中文,刘勇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作者开宗明义地指出“全书研究的两个中心问题是,第一,解释商品价格的含义,……;第二,解释在最优化经济状态中价格所起的作用。”(中文,第1页)。作者指出,他使用当代数学中形式主义的严格标准来处理价值理论。坚持严格化可以使分析具有公理化的形式。
价值理论始终是经济学理论的核心,价值理论的发展过程显示出价值问题的研究是异常曲折的,而且似乎至今仍然无解的。
前古典时期的理论家讨论了许多的具体经济问题,但是,缺乏贯穿这些具体问题的理论基础。斯密在价值理论基础上系统讨论了收入的形成、收入分配及其各种形式,也对决定一国收入增长的因素和机制进行了探讨。
斯密第四章从分工和货币的讨论引出交换的法则,并提出“价值之谜”。然后通过第五、六、七这三章详细讨论其价值理论,具体说有三方面问题:一是决定商品交换的真实尺度或真实价格到底是什么?二是真实价格的各部分究竟是什么?三是导致市场价格围绕自然价格波动的原因是什么?这里斯密使用的概念很多: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真实价格、自然价格(或普通价格)、市场价格(或实际价格),需要自己区分清楚。第八、九、十、十一这四章分别讨论工资、利润和地租的经济含义。
斯密之后,到1848年时的约翰•穆勒,他认为价值理论的的极端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价值理论的研究已经趋于完成,“在价值法则中已没有什么要留给现在的著述家或任何未来的著述家去澄清;有关这个问题的理论是完满的,需要克服的唯一困难是如何说明这一理论,使应用这一理论所产生的困惑得以预先解除。” (J. 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上卷)》,中文,第491页)。
但是,穆勒的上述观点是过于乐观了。不久之后,经济学家就认识到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不能有效解释现实中许多新问题,更有经济学家将斯密提出的“价值之谜”强调出来,这使得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面临困境。
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学派经济学家,从不同于古典经济学的角度对价值理论重新进行研究,他们使用效用、稀缺性等概念重新定义价值,提出了基于效用及其变化的主观价值理论,他不同于古典经济学基于(劳动)成本的客观价值理论。
马歇尔则综合折衷了上述两种角度的价值理论,提出均衡价格理论。问题在于,均衡价格理论是价值理论吗?有人给出肯定回答,研究一般均衡的经济学家均属于这一类。有人则给出否定回答,从而认为之后的经济学没有价值论(D. 贝尔和I. 克里斯托尔编《经济理论的危机》,中文,第28页)。
到底该如何理解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4-4-24 01:55:39
价值的真实含义是效率  就是为购买某一物品花的美一分钱能带给你多少钱  可称此为效率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关注投入,效用价值论关注产出,而效率价值论关注产出/投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