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212 0
2016-09-13
     题记:2015年中国铁总亏损110亿,目前全国高铁路网盈利的线路区间不足30%全国高速公路盈利情况也不乐观。加上大拆大建和能源结构调整,靠基建拉动经济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了。牛津大学这个研究报告究竟该怎样看,肯定官方和民间会有不同的看法。故此,牛津大学的研究报告转载如下:

  


牛津大学研究:中国基建投资的半数以上“没有经济价值”


2016年09月12日 09:47来源:华尔街见闻网 http://pit.ifeng.com/a/20160912/49957965_0.shtml


    和基建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引擎的传统观点不同的是,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认为,超过半数的中国基建投资“毁灭经济价值”,成本超过了收益。

牛津大学讲师Atif Ansar等人在对中国1984-2008年间的95个公路和铁路项目进行研究后发现,其中55%的项目成本收益率(benefit-cost ratio,BCR)低于1,也就是说在它们的运营生命周期内并无经济价值。

报告写道,“典型的基建投资项目不仅远未成为经济增长引擎,也未带来经风险调整的正回报。”

报告称,管理不善的基建投资是中国经济和金融问题日益浮出水面的主要原因,“我们预计,如果中国不转向较低水平、更高质量的基建投资,那么就会迈向由基建引起的全国金融和经济危机。”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规模基建拉动这一传统观点,报告也并不认同:(中国经济)增长是因为大胆的经济自由化以及机构改革,如今这种增长正受到过度的低质量基建投资的威胁。

报告认为,中国四分之三的基建项目超支,28.2万亿总债务中的三分之一可归咎于此。

不过,对于这一报告的看法,也有不少经济学家并不认同。他们认为,即便基建项目没有直接带来足以覆盖投资成本的现金流,这些项目对其他经济活动所产生的连带刺激效应,也让它们有进行的必要。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Oxford Economics亚洲经济研究负责人、曾担任世界银行高级中国经济学家的Louis Kuijs称,在过去几十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基建投资对整体经济增长贡献巨大,“如果你将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对比,它们将乐于得到中国这种基建设施。”

Kuijs同时也指出,目前中国最有经济效益的投资项目已经完成,因而更多的基建投资带来的收益也的确在日益下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