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3201 3
2009-06-27
100米,是江苏省金坛盐穴的溶腔高度。作为中国第一个盐穴储气库(西气东输金坛储气库),这里的五处盐穴中被分别注入了1520万立方米天然气——几乎相当于五座深埋在地下的纽约世贸大厦(高410米)。

一位曾从事金坛盐穴地下储气库研究的专家向《凤凰周刊》证实,利用盐穴储存天然气与战备石油,国外已有成例。以金坛盐穴的地质条件,储存石油并无技术障碍;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披露的一项研究表明了这一点:中石油根据国家发改委要求,下令廊坊分院历时两年最终完成的《国家石油储备基地金坛地下盐穴储备库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了在金坛利用12个已有溶腔,改建成250万方战略石油储备库的方案。此方案通过评估验收,并已作为国家二期战略油库在金坛布点的核心依据。

尽管自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后,即有学者建言当局将战略石油储备一事提上议程,但这一构想得到高层拍板已是十年之后。自2003年起,基于国家石油安全的考量,大陆开始启动第一期国家战略石油储备计划,在海岸沿线的青岛黄岛、大连新港、宁波镇海、舟山岙山开工建设四大地上石油储备基地(预计到2010年全面建成),并同时开始派员调研二期战略油库选址。

该名专家表示,考虑到经济与安全因素,国家发改委决定二期储油基地建设在江苏金坛先期开展地下储存试验,由国家石油储备办公室委托中石油和中石化进行。所以此处绝少为媒体曝光的地下油库工程,酝酿周期其实已为时不短。水利部公告的查询结果显示,早于20058月,水利部即完成对此工程所配套水土保持方案的技术评审。不过截止目前,金坛盐穴的唯一身份依然只是储气库,专家直言这是政府在规划上自有想法。

据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之前公布的初步规划,大陆料从2003年开始,用十五年时间分三期完成石油储备基地的硬件设施建设,预计总投资将超过1000亿元,其储量安排大致为第一期1200万吨,第二、三期分别为2800万吨。整套工程完成后,大陆石油战略储备将相当于90天的净进口量——完工前,如只凭依石油系统的仓储水平,大陆石油供应仅能维持21天。

外籍专家参与选址勘察

与江苏金坛盐穴类似的湖北应城盐穴,因开采纯盐形成300万立方溶腔的地质条件,亦进入二期地下储油库备选名单。专家透露,今年8月底国家石油储备中心主任杨良松赴应城调研考察选址时,强调建设石油储备库属于国家行为,是国家实施的重大战略目标,第一批国家石油储备库主要建在沿海地区,且多建在地面,下一步要合理布局,以地下为主。

除去在《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业已曝光的第二批战略油储基地之一(甘肃兰州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正以国家战略层面的规划示人,目前备选的地下油库多数处于前期准备的沉默阶段,这其中包括国家石油锦州地下储备库,以及国家石油储备湛江市廉江地下石油库等。这些地下油库相较于地上油库库容更大,以湛江地下油库为例,来自湛江市政府的2006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草案)表明,这是一处库区总容量700万立方,投资23亿人民币,前期工作于2010年才得以完工的大型基建。

同时,2006年由石油系统媒体刊发的《中油四维勘察国家地下储备库纪实》一文提及,有法国与韩国专家出没于锦州地下油库的选址现场,参与勘察。法国是最早启动石油储备的国家,而韩国则拥有目前世界最大的地下石油储备库。

工程筹划的进展不断见诸于地方政府的工作报告中,由于具体石油储备基地的选址和布局,将遵循进油方便、出路畅通、靠近炼厂、快速反应的原则,一旦石油储备基地的立项成立,其将不仅带来大型基建与上下游配套的炼化设施,更可在后续运作中取得丰厚税收,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这种既可做政绩也可拉动经济的项目实不多见。官员倾向给予储备库项目以招商引资般的政策优惠,但因为项目的敏感属性,又须低调处理。

重庆市万州区于去年11月被媒体爆出进入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库序列后,曾第一时间对外否认这一说法。当地媒体其时的报道称,四川储备物资管理局与万州区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协议,将在万州投资建设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库项目,提升万州的战略地位,纵然万州官方其后在接受采访时,一再声明此项目不涉国家战略储备因素,但万州区政府2008年工作报告中,还是出现做好80万立方米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库等20个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的表述。

颇具意味的是,万州周边既无大型炼厂也并不产油,这看似并不符合国家战略油库选址要求。但万州油库的出现,恰恰又映证出一条构想中的跨国石油安全保障线并非只是水中月,它的背后隐藏着一幅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宏大图景。

图景隐现

作为石油纯调入地区,重庆市每年有250万吨石油由连通重庆与兰州的兰成渝输油管道输送。《四川省十一五2020年能源发展规划》显示,十一五期间并无加大兰成渝管线输油量的预算。这也就预示,本身能源供应匮乏的重庆在此期间暂无开源之策。耐人寻味之处在于,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于去年9月就表态,重庆将在2008年三季度后开工千万吨级炼油厂,中石油已与市政府就此签订投资协议,地点在距万州192公里长寿区。

千万吨级炼油厂的油源,自然无法仰赖已有的兰成渝输油管道,一条六年前被提上议程的石油管道如得以贯通,会是炼厂油源的理想所在——规划中的中缅石油管道,将以缅甸为起点,经昆明到达重庆。而根据黄奇帆的说法,中缅输油管道在重庆的出口,很可能位于长寿化工园区,也就是千万吨级炼油厂的所在。

2003年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吴磊与其他学者首次提出《关于修建从缅甸实兑到昆明输油管道的建议》,建议所希冀的是建设一条由连通缅甸与中国的石油管线,把来自中东和非洲的石油,经远洋油轮从印度洋运至缅甸实兑港输送上岸,再通过长达900公里的输油管线经过缅甸曼德勒、云南瑞丽,直达云南昆明。此举以期绕过马六甲海峡,防备战时海峡可能遭到封锁后引发中国油运断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6-28 12:46:34
昨天是凤凰新世界看了~
战略石油储备,是很必要了
还有其他的战略资源,比如稀有金属,不仅要限制出口,还要建立国家储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4 11:07:26
中国这样的国家,石油储备至少10亿吨才叫防患于未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4 14:21:53
中国要趁这次金融危机的机会建立自己的战略储备体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