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m0600 发表于 2016-9-19 16:54 
很是奇怪,总是有那么多人主张土地和资本无偿给劳动者使用。
问题是,如果土地和资本不能带来收益,谁会 ...
“地主和资本家不用发傻,社会生产根本用不着他们这些不劳动的寄生虫!无非就是一个劳动者分工配合的问题罢了,劳动者不会愿意都下河去摸鱼,他们会算账,他们知道一波造船,一波织网,一波用网和船捞鱼的效率是高的,有更多的鱼吃。 既然造船,织网能比下河摸鱼得到更多的鱼,他们为啥不造船呢?为啥不织网呢? ”
不是这么简单吧?造船需要钢材,还需要一拨人去炼钢。炼钢需要铁矿石,还需要一拨人去寻找和开采铁矿石。造船需要发动机,还需要有一拨人研究发动机,一拨人制造发动机。发动机需要柴油,还需要一拨人去寻找油田、开采石油,还需要人去提炼柴油和润滑油。渔网需要尼龙线,还需要一拨人去建化工厂。化工厂会爆炸,还需要一拨人去做消防队,……。
你以为十个渔民合作打渔,就是五个人造船、五个人织网,然后就出海了?有这么简单吗?
即使造木船,找到合适的木材,就不是三五个人就能够完成的事情,使用的油灰和桐油,
帆所用的绳子和帆布,也不是三五个人就能制造出来的。
你在讨论问题时,选择性的使用实例,已经使你走上歧途,得出错误的结论。
你在正式的研究中,仍然坚持这种方式,结果你必然得出错误的结论。
你总是用原始社会或简单劳动的例子,来论述打算用于现代复杂社会的理论,这显然是缘木求鱼,因为量变引起了质变。
例如,需要漫长的产业链,需要庞大的生产规模,生产庞大数量的绳子,才能使每一卷绳子的平均成本及价格降低到普通渔民觉得可以承受的程度。
而这种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简单地靠劳动者之间相互联络和组织,是无法实现的。即使最初的确是劳动者自己组织起来生产,但为了提高效率,他们内部也会开始分工,产生出工头、资本家等等角色。
现代化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方式并不保密,稍微注意一下,例如看电视新闻里报道各种工厂和流水线,就能够知道这个知识。
但是,你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立场,对客观事实视而不见,坚持用“铁锨”和“鲁滨逊”作为分析对象,于是你的结论必然错得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