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9-6-29 10:41:58
30# jangcho    是,呵呵。               “专家”的话可信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0:42:53
鉴于中国09年的放贷量巨大,规模几乎开始拉动房市的效应来看,下半年物价将会飙升,包括国家希望保住的8%GDP增长量,一定会有8%以上的通货膨胀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0:44:19
再来个“专家”吧:
专家认为:由于09年上半年CPI负增长带来的正翘尾影响,以及猪肉价格周期以及资源价格改革推进等因素,明年上半年中国CPI较快反弹的压力不容忽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0:49:03
同意9楼同学的意见——现在的形势下,考虑国内宏观经济问题愈发难以脱离世界的影响。不可忽视的一点是,现在美联储正在开动印钞机。由于美元目前依然占有的世界货币的地位,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加上于危机中挽救经济,欧美多国都开始比拼往市场中注入流动性。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主要货币尤其是美元的流动性泛滥,不可避免会造成通货膨胀输出,这势必对我国国内的价格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在一年时间和6%的条件下,我支持正方的观点。遗憾是没有办法找到世界的有关数据,论证比较苍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0:58:49
补充一下,我支持一年内会超过6%,但我不认为会出现10%或以上的恶性通货膨胀。毕竟有经济危机的大背景,需求跟不上的话,价格是不容易超过一定限度的。即使有国际热钱进入,再次推高国内资产价格,但是原材料等处于上游的商品的价格主要还是靠需求拉动,国际热钱难以对这些商品的需求产生决定性影响,也就难以在源头上推高国内价格。这样,总的来看,在未来一年内,我估计7-8%应该是顶端区域,很难再往上走,6-7%是最可能达到的范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1:00:13
我觉得是个接近“v”字的图形,考虑到cpi的滞后性,所以,低估有一小段横向波动,上升时坡度也不会有下降时那么陡,大致上是这么个图形:
未命名.bm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1:01:41
即使达到6%也未必能维持住,楼上有的朋友说的对,中国的通胀主要是输入性的,国际环境不可能永远坏下去,加上中国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不会出现高通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1:02:03
http://xieguozhongblog.blog.hexun.com/34349803_d.html
谢国忠:疯狂的流动性
               转自 谢国忠的博客

问题在于:什么时候接管!  今天FT中文网的今日焦点:通胀是经济危机最大威胁   

虽然“长期内我们都会死去”,但是,没有人愿意坐以待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1:02:20
对了,楼主是支持哪一方的,也发表下高见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1:03:49
        进入6月份后,我们赫然发现:虽然整体经济还处于底部,实体经济的恢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出口压力依然存在;但,部分商品已经开始悄然涨价。股市回暖、楼市“小阳春”、金龙鱼高调涨价,似乎所有的一切预示着新的通胀的来临。第一季度新增4.5万亿贷款给我国经济注入了大量流动性,广义货币(M2)供给量较上年同期增长25.4%;中国没有美国那么多“毒资产”,需要高通胀的药液解毒;再者,由于我国资本管制的原因,累积的货币压力将主要作用于国内。同时,信贷的高速增长,面临着经济结构性失衡的问题。缺钱的部门很缺钱,庞大的流动性偏偏又涌入了楼市和股市。由此,结构性通胀又有了新的起点!
      但,由于我国特有的社会体制,我国出现高通胀的可能性并不大。同时,有了上一阶段通胀压力的经验;这次我们政策决策者会更加轻车熟路地控制经济的发展状况。从国际环境来看,美国、欧洲经济恢复还有一段路要走;我们所面临的国际通胀压力要小很多。所以,个人认为下一步我们还会经历一个温和的通胀状况。10%有点过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1:07:59
M2增长速度应该在16.8%左右是合适的,过去三年也是以这个速度增长的。而2009年以来的广义货币投放增加速度,1-5月的月度数据是:18.79%;20.48%,25.51%,25.95%,25.7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1:17:48
通胀容易起也容易治,但是抑制通胀就等于是打击地方政府财政和民营企业。估计今年的官方CPI上升数字不会超过6%,但是明年随着出口恢复通胀会很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1:18:01
CPI在08年的时候很轻松达到了8%以上。现在这么宽松无比的政策,达到10%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这个6%是全年平均还是什么?全年平均的话,也不是不可能的。2008年全年平均是5.9%。
当然,中国政府的调控能力是很强大的。而且实在调不好,还可以调数字嘛。
但是,实质是什么,我们讨论的是实质。
我认为实质上,在通胀与萧条两者的权衡中,“两害相权取其轻”,现在是放弃物价也要保增长。现在全世界各国都是先度过难关优先,至于会不会通胀,那留给后面的人去管了。甚至,各国都把物价上涨作为“政绩”指标,认为物价上涨即经济向好的风向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1:21:25
6左右,留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1:23:43
等着看大家怎么辨啊
我不怎么懂
呵呵,取取经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1:24:08
在若大的一个市场经济的市场中,要平衡好各种指数是不容易的,在目前国外经济不景气,国内大力扩张货币流种情况下,国际国内经济回升的速度,以及何时调整政策影响着通胀的高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1:25:48
我的观点是肯定不会出现恶性通胀~!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可能
宏观经济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有三点:1.需求大于供给2.成本上升导致通胀3.普遍预期带动通胀

从我国实际情况分析,第一点肯定不会出现,所有人都知道中国现在是产能过剩,政府经济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增长,也就是保就业,维持生产力规模。另外,我们国家的工资体系调控稳定,不会出现工资大幅上扬的情况,工资稳定也就意味着需求的稳定。

第2个原因是不可预知的,也是导致我国通货膨胀的最主要的原因。08年的石油危机和粮食价格大幅波动足以证明国际金融炒家的实力,利用经济抬头的趋势,控制了原材料供给的国际财团利用定价权发财的道理,我想也很容易理解。

第3个原因是前2个原因的辅助,它往往能将通货膨胀的情况扩大化。这一点要根据具体的市场博弈而定。

我们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相比其他国家可谓相当强力,以前我们国家底子薄,出现危机都能良好的应对,现在就更不用担心了,毕竟我们的政府希望维护经济长期持续的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1:31:04
为感谢34楼的支持,我将再说明为何我认为是输入性通胀以及滞涨的原因,抛砖引玉,泛泛而谈博大家一笑。
1.中国政府历来对能源粮食等大宗的关系重大的商品价格管制严格。国能出产的煤炭等价格会受到政府的强力管制,因此这些商品价格的变动将主要受国际价格变动的影响。全球流动性泛滥下,中国不可避免的被动的接受能源粮食等大宗货物涨价的结果。
2.4W亿天量信贷从历史上看会引发通胀。但是否是在今年爆发以及爆发的深度未知。
3.4W亿信贷更多流向地方政府、国企等的强势项目。目前用电量的减少不可否认必然是中小民企用电量减少(即使没有相关方面的数据佐证,中小企业贷款难似乎有些启示),国进民退,大量挤压民间投资,就业量极有可能下降,由此消费量也将进一步萎缩。
4.人民币的走势也关系到民企前途,进而影响滞涨。目前来看,人民币走势将拖累经济走势。
一旦发生滞涨将会是中国可能遇到的最坏结果。
希望政府会有更好的政策出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1:31:06
我的观点是会超过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1:33:04
很多人对我国政府控制物价的能力颇有信心。
我也有信心,只要强硬压,是有希望压住的,毕竟我们有中央集权的优势嘛。
但问题在于,第一,增长第一位。现在调控者是要牺牲物价来保增长的,度过危机以后再说,哪管它身后洪水滔天。第二,未来是不可预知的,现在治疗萧条的方案,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没有人能够预见。也许只有实际通胀真正到来了,才会发生政策转向。那么那时候,谁知道通货膨胀是多高?也许是20%都说不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1:35:12
2009年下半年是一回事。
2010年又是另一回事。
看用什么标准。实在不行还可以调数字。 要相信统计局的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1:40:16
恶性通货膨胀的危险十分严重,我个人认为,极端的讲,如果国家应对失误,100%都有可能。关键是政府投资的效益和带动作用。如果大家都拿来炒作与抄底,加上蠢蠢欲动的国际热钱,危险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1:47:00
支持正方的观点:预计在一年内应该不会超过6%
正如时寒冰老师所讲:此次金融危机导致美国是外伤,欧洲是重伤,中国式内伤。目前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都处在调整阶段。因此这一年度将处于对症下药疗伤阶段。我们期待本国经济的快速转型。实体经济企稳盈利。从而拉动重中之重-内需消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1:48:45
应该会在8%左右,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受市场影响受控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1:52:27
不会高通胀。


论据一:从供需关系来看,随着金融危机的扩展,中国的出口业得到了严重的打击。
那么东西出口不出去,企业还要存活,怎么办?只能滞留在国内销售。 但是个人认为
国内市场不会大幅增加。虽然政府号召促进内需,加大内地消费,但是从国人对危机的态度,
和自身的保守储蓄观点来看,消费不会增加太多。

论据二:从货币来看,虽然中国的09年一季度贷款爆炸市增长,但是从货币的流向来看,大多在基建及
一些非消费品行业。随着股市楼市的走低,会有且已有大量的资金在抄底。因此从资金流向来看,不太会出现高通胀。

论据三:从煤炭,石油,钢铁等能耗类,建材类商品的价格及远期期货价格来看,不太可能达到金融危机前的顶峰。
这也就不太可能会高通胀。

以上都是个人非专业的看法。。。。欢迎拍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1:56:48
5月份CPI同比下降1.4% 环比下降0.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2:08:32
个人觉得下半年的通货会慢慢见效,到时超过GDP增长,也正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2:11:16
明年出现通胀是肯定的。一方面通货膨胀,一方面经济增长乏力甚至无力增长。明年才是考量宏观调控的挑战之年。今年第三、四季度的CPI就会有所反应。今年,中央四万亿的第一部分及带动地方政府跟进的近十万亿的投资,很快就会在GDP和CPI、PPI增长上显现出来,但CPI、PPI增长幅度要大于GDP的增长幅度,并会螺旋式上升。因为这些投资并没有带动多少民间资本的跟进,并且进一步加大了垄断性国有企业的势力,带来了不小的挤出效应,就业没能有多大的改善,甚至有恶化的可能。
    这给国家下半年出台收入分配调节政策带来机遇和挑战,物价上涨,收入向劳动要素结构式增加的操作性增强,但就业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甚至由于就业(仅次于经济增长问题)需求降低而使国家收入分配调节政策难以出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2:12:14
就目前的情况看,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出现恶性通胀。
首先,虽然有关部门说经济已经触底回暖,我的看法是保留意见。也许真的是已经回暖了,也许正在触底。不管怎么样,那么多投资下去,加上各方面的政策,效应的滞后性应该还没完全显现出来。也就是说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还没有完全释放,短时间内通胀不会出现。
其次,我们的“有关部门”不会意识不到潜在的通胀危险,他们可能会在通胀来临前就释放出避免通胀的信号,政策上会先发生变化。

一点不成熟的看法,请大家指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2:16:48
恶性通胀可能性等于零,相信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但要付出经济增长损失的代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