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202 9
2016-09-19

利润和工资

于德浩

2016.9.18

利润是着眼于整体,而工资是局部权衡。看一个100人组成的社会,假设只生产一种商品A。其中95个人的劳动生产率是1件/小时/人,4个人是3件/小时/人,1个人是6件/小时/人。如果各自为政,那么整个社会1小时的财富就是95*1+4*3+1*6=113件商品A。这时候,其中一个人觉得1小时生产3件商品的较高生产效率可以推广,于是就组织100个人都学习使用。这样,整个社会的财富就增加为100*3=300件商品,大约提高为3倍。

而对于协作生产后的财富分配,资本家给予所有人原来2倍的工资收入,即普通工人的收入从1件商品提升为2件,4个中层人员由3件提升为6件,一个高管从6件提升为12件。也只有比自己单干时的收入高很多,每个工人才乐意参加社会化分工协作生产。这样资本家的利润,就是100*3-95*2-4*6-1*12=74件商品A。

仅从财富分配结果来看,显然资本家的个人财富要远多于其他工人,这就是人们看到的贫富差距悬殊。但是,这个结果是在双方自愿合作的基础上达成的公平协议。毕竟,各个工人的收入都比原来翻一番,这实际是一个共赢的局面,把原来的蛋糕做大。

一般来说,正常情况下,利润和工资是同步提升的,其根源在于使用了先进的技术,使得社会生产率提高,总财富增加。实际上,雇佣关系或者说分工协作是发挥了“长板”优势,使得社会化生产以更高的个别生产率进行,而不是较低的平均生产率。

按照以上的分析,资本家和工人应该是其乐融融,合作愉快才是。是的,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确实相安无事,只是偶尔有些小摩擦,工人总是想涨工资。但是,激烈的冲突总会出现,比如工人大规模罢工。

我们还得考虑一个限制条件,就是封闭的孤立的静止的系统。科技进步其实很慢,实际可近似为0,比如人类漫长的两千年封建社会。在这样一个封闭系,社会总财富保持不变,那么利润多就会导致工资少,反之亦然。以前的经济学解释,就是人的“利己性”假说。马克思看成是阶级斗争,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看成是相互博弈。

在我看来,目前的解释还是过于肤浅和表面化。我来问,人为什么会利己呢?也许你会说,利己是天性啊,利己是前提假设啊,没有原因。我来说,有更深层的原因。工人要求涨工资,不是因为他贪得无厌,得寸进尺;资本家拒绝加薪,也不是因为他们心狠手辣。最根本的原因是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差异,或者说各自掌握的知识技能。

相互协作一旦开始,就是信息交流的开始,或者说就是技术泄密的过程。普通工人的知识技能增加,也就意味着他开始拥有更高的个别生产率,拥有涨工资的实力后盾。所以,如果资本家自己掌握的知识技术不再进步,那么就必然会导致资本利润率下降,对应着人力成本的上升。资本家为了保持高利润率,传统的做法,就是设置商业壁垒,比如秘方隐藏,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关税的贸易保护,及特许经营权等等。现在来看,这些都是鼠目寸光的做法。高瞻远瞩的策略是应该加大研发投入,当工人掌握现有知识技能时,资本家已经开发出更高级的技术,继续拥有利润的索取实力。

实际上,工人群体罢工及激烈的革命流血冲突,根本原因是“人为的商业壁垒”。就是说,本来普通工人已经拥有了更高的个别生产率,理应得到更多的工资,但是迫于“人为管制导致的市场隔断”,现有的工资再不能反应其已经提高的个人能力。一般正常情况下,工人会选择“跳槽”来反制个别资本家或企业的“剥削”;同理,对于个别不求上进的工人,资本家也会“开除”或者“降低工资”。

好了,对于高大上的政治革命理论,我就点到为止。下面我说一些对普通人比较实用的理论。人类社会的根本发展规律是科技不断进步,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所以,商品经济社会一定奖赏拥有更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人及把技术分享给其他社会成员的人。现实的对应,就是资本或财富会流入高级技术人员及整合有效资源的资本家。这是一个客观的社会规律,就如同“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一样客观。当然,这里的“资本家”并不一定是一个自然人,也可以是某个企业、组织、团体或国家。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讲,如果想要获得更多的财富收入,那么首先就是拥有更高的个别生产率,这当然必须通过勤学苦练。再者,要学会把自己的高级技术或者劳动成果分享给更多的人。

简单举例,我会做油酥烧饼,一般人都没我做的好,这就是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如果我一天做500个烧饼,那么最多也就分享给500个人,一天也就最多500块钱的工资收入。但是,如果我开100家连锁店,把技术传授给100个分店店主,每个烧饼提成0.1元。那么一天的利润收入就是100*500*0.1=5000元,是原来的十倍收入,而且不用1天8小时的亲自“烧烤油酥”。当然,不要高兴的太早了,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好事。你必须持续钻研更好的技术方法或经营策略,树立自己的品牌效应,否则“路人皆知的秘密”就会剥夺你索取利润的权力。

这里顺便说一下,为什么娱乐明星的收入要比科学家高很多。人家的一首歌可以分享给几百万甚至几亿的人,而一个科学家的实验成果能分享给几个人呢?为什么很多韩国明星来中国发展,因为可以分享给更多的人!一个娱乐节目每人平均卖1块钱不多吧?多出10亿人观看,那就是多出10亿元人民币的利润。

最后奉劝广大普通工薪阶层几句话,“如果你想让老板给你涨工资,唯一的做法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肚里没货,光油嘴滑舌是不行的。不要搞那些办公室政治,省下那些时间,多看书多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9-19 17:57:56
有点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19 18:11:24
1、我就纳闷,世界上哪个企业,哪个资本家这么算账?

2、我就纳闷,这里产品的价格跑哪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20 10:21:28
qi509 发表于 2016-9-19 18:11
1、我就纳闷,世界上哪个企业,哪个资本家这么算账?

2、我就纳闷,这里产品的价格跑哪去了?
这里为了避免货币表示引起混淆,使用的是实物工资表示。
原来的1件商品,就是实物工资。 如果,定义商品的价值是10元,那就是10元;如果定义30元,那么就是30元。

比方说,工人单干,可以收入10元钱。而成为资本家的雇佣工人,或与资本家合作就可以挣工资20元,所以工人才乐意参加社会化协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20 10:55:45
tom_lv1 发表于 2016-9-20 10:21
这里为了避免货币表示引起混淆,使用的是实物工资表示。
原来的1件商品,就是实物工资。 如果,定义商品 ...
实物工资?

每月发你一台空调,你能吃还是能全用啊?如果你卖,卖多少钱?价格怎么定?你负责安装售后维修吗?

看看我这个帖子:https://bbs.pinggu.org/thread-2507590-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20 18:34:21
这里有一个关于利润与工资的故事,真实的故事。

198X年的时候,某人从国企被派往外企去镀金。外企给此人的工资是他在国企的10倍。这还不算高,因为同等职位的外国人的工资是他的20倍。此人产生了一个疑问,难道我的劳动效率突然提高了10倍?难道外国人的劳动效率真有那么高?外企的钱是怎么来的?

一天早上,公司发布了一个消息。公司决定收购某石油公司。同事们就此事议论纷纷,有人认为当前的石油价格这么低,石油公司的日子都很不好过,这时候不应该去买个大包袱回来背着。此人就私下向高层讨教。高层说,钱一直拿在手上,就等这个时候去收购公司,这些公司将来会很值钱的。高层的一句话就把前面三个问题都一次解答了。这当然也是他这次外派镀金的最大收获。

2009年,傅成玉在公开场合说,这几年不做收购公司的业务,要等待时机。现在回头看,傅成玉的这一决策是正确的。他的决策依据其实就来自198X年的那次外派镀金。傅成玉试图以最低成本最低风险去做大中海油,他的雄心差点就成功了。如果真的能够成功,将来中海油的员工工资就是三桶油中最高的。这还不算,将来中海油所到之处都会带旺当地经济。就像当年石油巨头们把蛇口工业区转变成繁华的商业区那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