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全文内容链接。
王广宇:中国并购步入高温 应重视风险警惕减值
http://opinion.jrj.com.cn/2016/09/19094921501854.shtml
2.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内容段落摘录。
并购被视为促进行业整合和创造协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倡导“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并购更容易为行业领先者或跨行业进入者所选择,尤其是在资金、技术和人才密集型行业更为突出。观察近年的案例亦能有所发现,与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爱基,净值,资讯)、消费和金融相关的行业并购行为更为活跃。在2015年中国并购市场交易完成案例中,工业、非周期性消费品、金融及通讯行业领衔,完成数量分别占比 18.44%、16.97%、14.55%和12.84%。而在2016年中国并购市场交易完成案例中,互联网、信息技术、机械制造位列前三,分别占比15.8%、10.5%和9.4%,并购标的行业分布明显向TMT领域集中。
3.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信息的自我思考点评感想。
尽管中国的并购重组市场发展迅猛,并购方应避免盲目乐观,做好充分的并购前尽职调查工作,合理估值溢价,以充分全面的战略为指导,实现资源的协同效应。投资者应该理性的看到潜在风险,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为核心考量指标,分析实现并购后的价值提升,在当下阶段应谨慎配置“高并购偏好”的投资标的。
2015年A股市场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行情,二级市场的火热也带动了一级市场估值高企不下。估值泡沫化、收购高溢价的现象,在很多上市公司收购中发生,企业通过讲故事编织对未来的美好预期,最终是由投资人买单。高溢价收购的结果是A股市场业已形成超过6000亿元的商誉,2015年上市公司的商誉增加值已超过2013年、2014年两年的商誉总和。而一旦上市公司与被收购企业整合不利,标的业绩达不到收购预期的承诺,就要对原高溢价的商誉进行减值损失计提。商誉减值是指对企业在合并中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后,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商誉减值影响上市公司业绩,等于当初投资成果打了折扣,造成对上市公司的拖累。如并购不达预期,商誉减值可能成为未来上市公司投资中的“新雷区”。
4.昨日你阅读的时间量(小时计算,如0.5小时)。
昨日阅读0.5小时
5.你参与活动至今的总时间量(小时计算,如20小时)。
共计18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