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6-9-22 00:27:22
曹国奇 发表于 2016-9-22 00:07
原来如此。难怪中央级文件和讲话经常出现“形而上学=错误”的陈述。
形而上学的方法,其实就是定义和逻辑的方法。如果这是错误的,那么常规逻辑,或者说正常人的思维逻辑就是错误的。这种牢笼志士的手段比科举更高明,而败智弱国的程度比科举更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23 09:42:32
clm0600 发表于 2016-9-22 09:31
在1个男人+1个女人=2个人等式中,其实男人和女人都是当“人”来理解的,这是口语必然习惯。
----------- ...
你忘了这是口述习惯。但是忘记你是研究经济学,不也是研究口语习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23 09:44:24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6-9-22 00:27
形而上学的方法,其实就是定义和逻辑的方法。如果这是错误的,那么常规逻辑,或者说正常人的思维逻辑就是 ...
是这样的,这是将少数人的利益凌驾于国家之上的必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24 10:03:02
clm0600 发表于 2016-9-24 09:27
研究经济学,包括研究任何理论,都要表达严谨,而不能顺口胡勒。

既然这个式子里的“男人”“女人”的 ...
你就真喜欢纠缠不休。我指出日常是口语就指出问题所在,除非是阁下看不懂。

日常口语往往隐含语境——即前提条件,前面我好像提示过。比如斯密讲钻石比水贵就没注意这一点。日常说这句话的前提条件是大家日常购买单位,钻石的购买单位是克拉,水的购买单位是吨。此时意思是购买这样单位物品花的钱有多少,不是价格谁大谁小。克拉和吨分别是钻石价格和水价格的分母,而“贵”则是二者分子部分谁大(分子部分单位都是元,所以可以比较大小)。

但是学术研究的具有一般性,不能只研究克拉和吨这种特定价格单位,而是要研究所有计价单位。此时只比较价格分子部分就行不通。比如一江水比一颗钻石谁贵?现在是水比钻石贵。

再比如劳动力,在我国农村(至少是我老家)通常指一个成年男人。显然这不是马克思定义的劳动力。但是马克思在劳动力买和卖中显然将二者混为一体了。因为他说劳动力的价格在于劳动力吃饭喝水的价值决定,“劳动力吃饭喝水的价值”中的劳动力一定是指正常人,不是体力和脑力的支出这种劳动力。马克思和斯密的钻石比水贵的错误是一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27 22:44:45
clm0600 发表于 2016-9-24 10:06
研究经济学,包括研究任何理论,都要表达严谨,而不能顺口胡勒。

既然这个式子里的“男人”“女人”的 ...
说“男人+女人=?”在于比喻·马克思的“不同商品使用价值间不可比较”是什么意境,表明“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与“使用价值”不是同一级别的概念。“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之别”好比男人和女人之别,使用价值好比人,抽象程度高一些。——也就是说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可相加,不可计数,不代表使用价值不可相加,不可计数。于是马克思最初的论证使用价值不可计数,不可测量不成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