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m0600 发表于 2016-9-24 09:27 
研究经济学,包括研究任何理论,都要表达严谨,而不能顺口胡勒。
既然这个式子里的“男人”“女人”的 ...
你就真喜欢纠缠不休。我指出日常是口语就指出问题所在,除非是阁下看不懂。
日常口语往往隐含语境——即前提条件,前面我好像提示过。比如斯密讲钻石比水贵就没注意这一点。日常说这句话的前提条件是大家日常购买单位,钻石的购买单位是克拉,水的购买单位是吨。此时意思是购买这样单位物品花的钱有多少,不是价格谁大谁小。克拉和吨分别是钻石价格和水价格的分母,而“贵”则是二者分子部分谁大(分子部分单位都是元,所以可以比较大小)。
但是学术研究的具有一般性,不能只研究克拉和吨这种特定价格单位,而是要研究所有计价单位。此时只比较价格分子部分就行不通。比如一江水比一颗钻石谁贵?现在是水比钻石贵。
再比如劳动力,在我国农村(至少是我老家)通常指一个成年男人。显然这不是马克思定义的劳动力。但是马克思在劳动力买和卖中显然将二者混为一体了。因为他说劳动力的价格在于劳动力吃饭喝水的价值决定,“劳动力吃饭喝水的价值”中的劳动力一定是指正常人,不是体力和脑力的支出这种劳动力。马克思和斯密的钻石比水贵的错误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