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750 0
2009-06-29
作者:龙之珠(lzzscsj)
    金融投机、投资在操作上并不容易鉴定。打击投机很大程度上也就打击了投资。金融投机获利快,损失也快。过度投机会引起市场经济价格波动,使价格偏离实体经济供需关系,对国民经济的运行产生破坏作用。金融投机赢亏面较大,所以,其规模必须控制在国民经济运营规模的一定比例范围内。否则,赢则产生浮躁情绪,不愿为实体经济从事金融服务,使国民经济向虚假繁荣方向发展;输则导致资本大幅缩水,社会需求普遍下降,更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国家破产。
    在金融投机、投资领域,一是控制规模,二是控制杠杆率。目的是让金融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对于大宗商品、国民经济运行所必需的基础原材料,如原油、铜、铝及各种生活必需品如食用油、粮食等等。由于金融投机的资金买卖会大幅超出实体经济所需的资金买卖量,因此,价格会偏离或背离实体经济的供需关系,使实体经济的供需价格被投机价格所左右,破坏了正常的经营秩序。在控制金融投机同时,还需引导金融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服务。这就需要在鼓励投资的同时,削减投机因素,使金融向着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上进行。要使投机价格向投资价格靠拢,允许适度投机作为资本市场的活跃组成部分,反对和打击投机性质的市场价格操作。
    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营必须有基本物质支撑,只要有充足的物质储备,就可以将投机价格向投资实体供需价格实现回归。对于基础原材料,生活必需的粮、油、主副食品(除保存期的因素外),其少要有3-5年,甚至一、二十年基本用量的战略储备。面对国际化金融市场的波动,只有站在国家经营的高度,才能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应对和驾驭国际化市场和金融投机市场的变化。企业、个人根本没有能力应对庞大的国际金融的复杂变化。国际市场的金融投机有两个价格变化方向,一是价格高于实体供需价,二是低于实体供需价甚至生产成本价。国家经营是在低于实体供需价或更低价格进行收储。在国内市场价格跟随国际市场价格下滑,跌进生产成本时,通过国家收储,使价格向市场正常供需价回归,稳定国民经济的运行。在价格上涨,影响企业生产、百姓生活时,通过对定点企业、个人实施原材料、生活资料的定向配给制,按一定比例供应。既保障企业正常生产运行,又保障人民生活安定。同时,避免直接用低价进入市场,被市场操作者囤积,反而起不到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百姓生活安定的作用。只要储备充分,供给价格由于配额限制,使供应资料准确进入国民经济进入各个领域。投机被排斥在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之外。投机也将因缺乏实体供需的配合,而独木难支,必然向实体经济供需正常价格回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投机者水平再高,面对国家力量,只能说是散兵游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国家经营始终遵循战略经营的原则,以经营管理的国家高度为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发展服务,为民生的安定繁荣服务。
如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原创作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