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龙之珠(lzzscsj)
衣、食、住、行的必要保障是使人们具备基本生活的条件。对于我国百姓的收入而言,衣、食的基本保障基本达到,住的基本条件还相距甚远。在金融危机发生后,2009年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目的是通过国家投资带动民间投资和消费。从国家投入的力度来看,不可谓不大,但从启动民间投资和消费的效果来看,却没有达到预期的设想。民间的投资和消费如何启动,就要看民间投资和消费启动的必要条件是否具备。市场经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所在。但市场经济的缺陷是市场经济越发达,贫富悬殊越大。国外有人总结了2:8定律说20%的人拥有80%的人的财富。随着金融业的发达,投机性增强,2:8定律已不适用,应为1:9定律,甚至以后还将达到5%的人拥有95%的人的财富。无论是2:8还是1:9,都说明,社会上大部分财富向少数人集中。这种财富的集中,只会造成社会需求的普遍下降。以住房为例,由于我国的房价来源于国内和国际资本的投资和投机,百姓买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是按揭房,也将消费者拖进还贷的泥潭,无从消费。房奴就是对这种透支性消费的形象描述。买不起房,看不起病,养老难以保障,只会让百姓去不断增加储蓄。股票投资是一种普遍认同的方式,可是中国股市难见分红,促进了股民投机性。投机的亏损率通常在90%,使财富向10%的人转移。大部分老百姓消费不足,投机亏损,使社会商品需求层次难以提升,呈现社会需求乏力的状态。中国乃至美国近几年的经济增长都是带有很大投机性质的虚假繁荣。投机结束后,经济放缓、滑坡。说明原有的经济运行结构存在缺陷。这个缺陷不能解决和克服,经济运行就难以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全民社会保障是解决经济运行结构缺陷的基本途径。国家机关、机构、行政部门是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主要适用于国家安全、法制、法规、公共建设等等。运行费用来源于税收。本质是将公众的社会责任统一管理实施。与国家机关、机构、行政部门的社会保障一样,作为企业同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效益作用。只有在公共利益的保障基础上获得的企业经济效益才具有公益性和私益性。一味地追求企业私益而置社会公益于不顾,其在经济领域内的混乱程度,就如同在社会领域没有政府部门一样。因缺乏安定、统一的公共秩序而全面失控、乱作一团,经济运行陷入你争我夺、唯利是图的境地。经济的平稳运行、增长无从谈起。将企业社会效益部分,用税收的方式,象国家机关的保障作用一样,投向全民基本生活保障领域。百姓的衣、食、住、行、养老、医疗有了基本的保障,解除了百姓的后顾之忧。百姓的社会需求将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使投机型经济增长向投资、消费型经济增长回归。如果衣、食、住、行、养老、医疗有了基本保障,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同步提高,那么随着保障水平的提高,百姓消费、投资的积极性不需政府鼓励、号召而自发高涨。国民经济有了社会安定和生活稳定的基础,必然朝着以消费、投资的经济增长方向平稳、健康地发展。
附:国计民生——房地产配额制
http://www.sqw.cn/ypnew_view.asp?id=1710
如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原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