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6-10-7 22:27:34
zhengyr 发表于 2016-10-6 17:23
供求一致是马克思的耗费劳动价值论成立的前提!马克思不是从劳动产品出发,而是只从已经交换成功的劳动产 ...
举例来说,如果一种商品,不如白菜,生产的量太多了,以至于价格太低,很多菜农连收获的人工都赚不到,以至于很多白菜烂在地里、冷库里。那并不影响市场上其他的白菜参与了商品交换。
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是利润高了,所以资本投入改进生产,供应充足。利润低了,资本离开。而不是相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9 20:47:47
realzebra110 发表于 2016-10-7 22:13
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马克思说“作为使用价值,商品是当作原因发生作用的”,紧跟着,后面举了个 ...
我是近几年才看到2010年出版的陆国良书,而我在1996—2010年之间已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了13篇另类研读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论文,所以谈不上“是不是引用的陆国良书里的?”。如果我引用了陆国良的观点,我会注明出处,这是起码的学术道德。
我要表达的是交换的原因是为了使用价值,而交换价值只是交换结果的表述——社会评价是一样的!交换价值总是在商品得到交换以后所表现出来的结果,因而交换价值,从而价值,并不是在交换之前预先确定好了的,而是在交换过程中才产生出来的。欢迎挑错,补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9 20:54:40
人民动力 发表于 2016-10-7 21:30
i不懂贴中所说的“马派"?似乎这一定义有些片面。

社会平圴劳动时间,应同于其商品总量中的商品的社会 ...
因为马克思说“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22,81]以及“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37,446]这些“跳蚤”打着“马克思主义者”的旗号,对马克思的观点进行片面曲解的发展,使得马克思倍受发难,所以我称他们为“马派”。例如马克思的理论是有假定(有人不喜欢我用“前提”)的:“我们始终假定,商品能够卖出去,而且是按它的价值卖出去的。”[26(Ⅰ),122] “只要假定资本使用的工人是从事简单的社会平均劳动,……。”[23,224]而这两个假定只适用于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简单商品生产时期。因为在初期的简单商品经济发展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较低,社会经济处于短缺经济的卖方市场状态,只要生产出使用价值,就能满足某种社会需要。此时生产结构也还比较简单,人们的劳动也大多是同质的简单的活劳动(即忽略了低水平的智力劳动和社会性潜劳动的作用与贡献),并且商品交换范围(市场)比较狭小,各种产品的供需比较稳定并易达到一致(在此经济发展阶段不存在竞争导致的“生产过剩”问题),此时全社会所有的各种劳动产品一般都可以通过交换转变为商品,因此实际耗费的简单活劳动就都是对社会有效用劳动,可以全部转化为抽象人类劳动(社会劳动)并表现为商品价值,简单的社会平均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可以说是一回事。所以才有“对于整个简单商品生产时期是普遍适用的,也就是说,直到简单商品生产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出现而发生变化之前是普遍适用的。……”[25,1018—1019]在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阶段,在存在有各种各样复杂程度等等不一的劳动状况下(这也才是资本主义发达的商品经济发展阶段的正常状况),以及激烈的竞争导致出现了普遍的生产过剩买方市场经济状态(这是为追求剩余劳动而进行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发达的商品经济发展阶段的正常的状况)下,“……如果某种商品的产量超过了当时社会的需要,社会劳动时间的一部分就浪费掉了,……。”[25,209]这时如何得出社会平均劳动就既是很复杂且也是不可能进行的,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社会平均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就不是一回事了。但马派认为不存在约束条件,而是普遍适用……。欢迎挑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9 21:03:33
看到你的从一到41,我纳闷,厚厚的《资本论》四卷,难道你只读过《资本论》的第一篇、第二篇?

你难道没读过第三篇以后的其他文章?

你难道不知道《资本论》论的是什么?

你读不懂第一篇、第二篇的论述指向的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10 08:16:32
zhengyr 发表于 2016-10-9 20:47
我是近几年才看到2010年出版的陆国良书,而我在1996—2010年之间已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了13篇另类研 ...
从马克思的观点来说,交换价值不是交换结果的表述。价值是社会必要劳动的结果,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关于价值和价值的表现形式的区别,必须从哲学上来理解。可以说,马克思的《资本论》,完全是一部经济学哲学。
虽然表现形式和实体一样是本质的,但是二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麻布通过上衣表现自己的价值,上衣则成为这种价值表现的材料。前一个商品起主动作用,后一个商品起被动作用”,是先有人类劳动的凝结,才要表现出来,而不是把没有的东西表现出来。
我们后面也会看到,马克思在论述“机器和大工业”的时候,机器生产越来越把工人作为社会结合劳动力来使用,通过把更多的工人集中在一个空间里,也使得劳动力的劳动越来越平均化。
马克思在“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一节里说:“劳动的一切力量都显现为资本的力量,正象商品价值的一切形式都显现为货币的形式一样”。

可以说,劳动的二重性是《资本论》的大是大非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10 08:41:02
zhengyr 发表于 2016-10-9 20:54
因为马克思说“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22,81]以及“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 ...
价值运动和剩余价值运动在形式上是不一样的。

其他的我暂时存疑,因为我在新的理解下暂时只快读完《资本论》第一卷。二卷、三卷随后跟上再说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10 17:43:46
qi509 发表于 2016-10-9 21:03
看到你的从一到41,我纳闷,厚厚的《资本论》四卷,难道你只读过《资本论》的第一篇、第二篇?

你难道没 ...
对于打岔的问题不予回应,你可另发主帖请网友解开你的纳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10 17:45:06
realzebra110 发表于 2016-10-10 08:16
从马克思的观点来说,交换价值不是交换结果的表述。价值是社会必要劳动的结果,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
的确,“劳动的二重性是《资本论》的大是大非问题。”问题在于对“抽象的人类劳动”的理解!它是逻辑思维中的抽象?抑或是社会过程中的抽象!我在“正确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问题——学与思(3)”中特别讨论了这个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17 18:25:42
zhengyr 发表于 2016-10-9 20:54
因为马克思说“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22,81]以及“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 ...
我们始终假定,商品能够卖出去,而且是按它的价值卖出去的。”[26(Ⅰ),122] “只要假定资本使用的工人是从事简单的社会平均劳动,……。”[23,224]而这两个假定只适用于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简单商品生产时期。因为在初期的简单商品经济发展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较低,社会经济处于短缺经济的卖方市场状态,只要生产出使用价值,就能满足某种社会需要。此时生产结构也还比较简单,人们的劳动也大多是同质的简单的活劳动(即忽略了低水平的智力劳动和社会性潜劳动的作用与贡献),并且商品交换范围(市场)比较狭小,各种产品的供需比较稳定并易达到一致(在此经济发展阶段不存在竞争导致的“生产过剩”问题),此时全社会所有的各种劳动产品一般都可以通过交换转变为商品,因此实际耗费的简单活劳动就都是对社会有效用劳动,可以全部转化为抽象人类劳动(社会劳动)并表现为商品价值,简单的社会平均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可以说是一回事。
摘录一段话,我觉得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例如,“麻布=上衣这样一个简单的等式,如果没有“商品交换十分广泛和十分重要”这一前提,生产商品的劳动就不可能真正表现为一种社会必要劳动,这种关系就不可能是一种真正的价值关系,原始社会氏族公社之间的不频繁的狭隘的交换,不可能使这一等式具有典型的理论意义”。

在马克思论述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的时候,我们也看到了同样的表述,那就是,机器大工业使得机器作为生产条件具有越来越普遍的意义,并且越来越使得大量的工人集中在一个更大的空间中协同劳动,从而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具有平均的意义,越作为社会必要劳动发挥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18 15:34:3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