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动力 发表于 2016-10-7 21:30 
i不懂贴中所说的“马派"?似乎这一定义有些片面。
社会平圴劳动时间,应同于其商品总量中的商品的社会 ...
因为马克思说“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22,81]以及“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37,446]这些“跳蚤”打着“马克思主义者”的旗号,对马克思的观点进行片面曲解的发展,使得马克思倍受发难,所以我称他们为
“马派”。例如马克思的理论是有
假定(有人不喜欢我用“前提”)的:“我们
始终假定,商品能够卖出去,而且是按它的价值卖出去的。”[26(Ⅰ),122] “只要
假定资本使用的工人是从事简单的社会平均劳动,……。”[23,224]而
这两个假定只适用于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简单商品生产时期。因为在初期的简单商品经济发展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较低,社会经济处于
短缺经济的卖方市场状态,只要生产出使用价值,就能满足某种社会需要。此时生产结构也还比较简单,人们的劳动也大多是同质的简单的活劳动(即忽略了低水平的智力劳动和社会性潜劳动的作用与贡献),并且商品交换范围(市场)比较狭小,各种产品的供需比较稳定并易达到一致(在此经济发展阶段不存在竞争导致的“生产过剩”问题),此时全社会所有的各种劳动产品一般都可以通过交换转变为商品,因此实际耗费的简单活劳动就都是对社会有效用劳动,可以全部转化为抽象人类劳动(社会劳动)并表现为商品价值,
简单的社会平均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可以说是一回事。所以才有“对于整个简单商品生产时期是普遍适用的,也就是说,直到简单商品生产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出现而发生变化
之前是普遍适用的。……”[25,1018—1019]在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阶段,在存在有各种各样
复杂程度等等不一的劳动状况下(这也才是资本主义发达的商品经济发展阶段的正常状况),以及激烈的竞争导致出现了普遍的生产过剩
买方市场经济状态(这是为追求剩余劳动而进行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发达的商品经济发展阶段的正常的状况)下,“……如果某种商品的产量超过了当时社会的需要,社会劳动时间的一部分就
浪费掉了,……。”[25,209]这时如何得出社会平均劳动就既是很复杂且也是不可能进行的,更重要的是这时的
社会平均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就不是一回事了。但
马派认为不存在约束条件,而是普遍适用……。欢迎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