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半月时间,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累计上涨了大约70个基点,带动30年期抵押贷款利率也有类似涨幅。
长期利率的上升可能导致住房市场状况进一步恶化,另金融体系面临更大压力,打击脆弱的经济复苏。
问题一:长期利率为什么会走高?
1.
过去几个月的经济复苏的消息和部分转好的经济数据,强化了市场对实体经济触底复苏的信心。经济如果转好,会增加市场对资金的需求,从而导致利率上升,同时,经济转好的预期,也导致前期的部分买国债的避险资金由国债市场撤出。
2.
市场担心美国财政赤字状况恶化,财政部可能将采用出售大量国债的方法来填补财政赤字,这将大幅增加国债供应量,压低国债价格,从而推升国债收益率。
问题二:美联储目前的处境如何?是否会扩大购买国债,以压低长期利率?
尽管美联储扩大美国国债的购买力可能在短期内暂时压低长期利率,给经济的复苏带来刺激,但在当前情况下,这么做可能带来两个危险:
1.
大幅购买国债,可能暗示美联储希望通过国债货币化(通货膨胀)的方式解决政府巨额债务问题,而美联储不会也不应该通过这种方式导致财政部轻松发债,纵容政府在财政政策方面不复责任。
2.
如果最终美联储选择了国债货币化的方式,将使其失去公信力,并进而推高通货膨胀预期,从而可能引发恶性通货膨胀。
美联储目前的处境进退两难:一方面,美国经济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疲软,这意味着美联储需要实施刺激性货币政策,通过购买美国国债压低长期利率;而另一方面,当前严峻的政府财政状况不允许美联储大举购买美国国债,这样做将削弱美联储抵御通胀的公信力,推升通货膨胀预期。
一方面,在经济衰退时期,税收收入会大幅下滑,从而可能导致巨额财政赤字;另一反面,在经济衰退时期,推出大规模的财政支出刺激经济计划也是明智的举措。关键是看政府当时的财政状况如何。如果不能采取措施控制将来的财政预算,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不仅会阻碍美联储刺激性货币政策的实施,甚至会削弱财政支出刺激措施的效果。原因在于:巨额财政赤字会另政府大幅增发债券,而有朝一日,这些债券时要还的,这就会增强民众对未来会大幅增加税收的预期,在税负加重的预期下,从而削减当前的开支。
问题三:政府如何改善财政赤字问题,从而协助美联储实施刺激性政策和财政刺激政策?
政府主要需要应对应享权益(社会保障,尤其是医疗保险)开支激增的问题。
一个可能是,建立一个没有党派色彩的应享权益制度改革委员会,类似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全国社会保障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提出了不少建议,在一段时期内帮助社会保障变得更加稳固。另一个办法是对医疗福利征税,作为医疗改革的一部分。对医疗福利征税不仅会产生大量收入,还能促使人们降低医疗成本。美联储可以协助这一进程。它可以暗示,如果政府采取措施促进财政可持续性,美联储也将拉低长期国债利率作为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