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X专栏:经济危机即将谢幕? 英国《金融时报》Lex专栏(Lex) 2009-07-01
第二季度很有可能成为底部,但亦可能背负上经济记忆中最具欺骗性的三个月的恶名。当然,一切有关第二场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的言论都已烟消云散。各地股市纷纷上涨,涨幅从十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不等,各类经济指标也全面改善。
这种全新的乐观情绪令人振奋。但是这场危机难道不是恶性经济金融力量经由数十年积累形成的吗?局势真的会在一个季度就发生逆转?比如说日本,上次崩塌过后近20年,日本经济一直萎靡不振。如果这场危机如此迅速地划上句号,投资者们便不得不相信最初对衰退的描述是夸大其辞,而过去的那个世界终究没有那么病入膏肓。
许多人都持有这种观点。标普500指数的市盈率在一个季度内从大约10倍跃升至15倍,高于长期平均水平,反映出企业收益趋于正常化。自1月1日以来,衡量全球船运市场费率的指标激增近400%。从大豆到铜等一系列大宗商品的价格都翻了一番。与此同时,长期债券收益率回归理性,而市场波动性指标也重返雷曼(Lehman)破产前的水平。
然而,这些变动也可以从更悲观的角度加以解读。需求的直线下降只是凭借政府刺激措施和零利率才有所缓解;而两者都不可持续。大宗商品市场可能出现了小型泡沫,而中国的囤货行为又进一步刺激了泡沫的膨胀。在全球各地,家庭和企业(如今也包括政府)的资产负债表杆杠率过高。担心第二季度的经济表现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并不是危言耸听。事实上,周二公布的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弱于预期,意味着乐观情绪可能正逐渐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