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一次教育部学科目录调整中,撤消了很多原本是各个学校的特色专业(譬如价格学专业、国际法专业),而代之以大学科的划分原则。国际贸易也难免卷入到这个潮流之中,现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其实以前是两个专业,分别称为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作为全国国际贸易学科样板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当初设立的国际贸易主要是为国家提供各类从事国际贸易实务和理论研究的人才,而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是生产要素的国际间流动,这与国际贸易中商品流动的主题不太一样。因此国际经济合作毕业的学生但是主要从事的是国际工程承包、国际技术贸易等。当时设立国际经济合作专业的原因在于这类业务人才紧缺,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年外经贸部一度改名为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的原因。
其实在当今劳动力市场化程度如此高的今天,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的学生不一定都是从事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事务的,笔者的同学中大概6成从事的才是与本专业高度密切相关的职业。剩下的同学有的是从事与国际经济事务联系比较紧密的国际金融(国际信贷等)、市场营销、会计与审计、咨询甚至是外语翻译类事务,有很多同学都进了四大总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咨询公司。所以作为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其实就业面很宽,至于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知识,能了解一些不错,但是如果与自己的职业规划不太相容的话,没有必要花大力气去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