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全文内容链接
张文木:红军长征的意义——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40周年
http://www.guancha.cn/ZhangWenMu/2016_09_09_373890.shtml
2.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内容段落摘录
历史事件离我们愈是遥远,其中的性质便愈能清楚地展现。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跨越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了战略大转移;但后来的历史证明,长征的意义已远超出长征事件本身,它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并引导着它的方向。
3.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信息的自我思考点评感想
红军长征是为了什么?
根据地的蓬勃发展和红军的不断壮大, 1930年10月,国民党调集重兵,向各根据地的红军发动大规模的军事“围剿”。从此,红军开始进入大规模的反“围剿”战争的新阶段,中央根据地和中央红军是国民党军事“围剿”的重点。从1930年10月到1931年秋,中央根据地的红军在毛主席、朱德的领导下,粉碎了三次“围剿”。
1931年1月7日,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原来不是中央委员、缺乏实际斗争经验,年仅26岁的王明,由于得到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支持,被选为中央委员,且选为政治局委员。从这时起,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开始了长达四年的统治。
但是因为毛主席的正确的战略方针在红军中有深刻影响,在临时中央的错误路线尚未完全贯彻到红军中以前,中央红军又在周恩来、朱德的领导下,粉碎了第四次“围剿”。
1933年9月,国民党动用50万兵力直接进攻中央根据地和红一方面军,发动了对中央红军的第五次“围剿”。由于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控制了军事指挥权,既排斥了毛主席的领导,又放弃了红军积极防御的战略和运动战原则。第五次反“围剿”一开始,博古、李德冒险主义的方针,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不丧失寸土”的口号,命令红军全线出击,攻打敌人的坚固阵地。进攻受挫以后,他们转而采取防御中的保守主义,主张“分兵把口”,处处设防,节节抵抗,同敌人打阵地战,跟敌人拼消耗。结果红军奋战一年,伤亡惨重,没有打退敌人的“围剿”,反而使自己陷入了极其危险的境地。
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实行错误的军事战略,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遭到严重的失败,中央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4.昨日你阅读的时间量
昨日阅读时间2小时
5.你参与活动至今的总时间量
总阅读时间3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