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行中国局局长呼吁中国放松利率管制
* 低成本贷款推动出口为主导的制造业模式或将终结
* 服务业需要金融改革和市场竞争的刺激
中国经济主编 魏伦
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杜大伟(David Dollar)周四表示,如果中国想通过刺激国民消费和发展服务业来弥补出口萎缩的影响,放松利率管制等一系列金融改革则至关重要.
杜大伟对路透表示,中国设置存款利息上限,实质上已经对储户征税,并向出口为主的加工制造企业提供补助贷款,後者创造了众多的就业岗位.
杜大伟并认为,"随着出口需求骤降,那种模式不会再行得通,这不符合中国利益."
他并称,要让中国一夜之间放松利率管制,或许不切实际也不合乎情理,但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是可能的,而且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亦为中国加快这个进程提供了很好的理由.
杜大伟指出,"当经济好转了,我将会放开上限并最终取消限制."
他说,根据一些估算,利息提高後,家庭收入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占比将提高3-5%.
正是因为家庭收入落後GDP增速,2008年中国家庭消费在GDP中的比重跌至35.3%的历史低点,而1988年该比重为51.1%.
过去的五年里,中国经济过渡依赖于投资和出口,但中国再也不能指望出口行业成为最终需求大户.
杜大伟说,"那意味着中国消费者真的要开始行动,在经济中占据更重要地位."
旧有的信贷体系为银行提供了极为丰厚的净利差,而国有企业亦可通过极低的信贷门槛积累大量财富.废除旧体系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杜大伟对中国政府能够应对这个挑战有信心.
"中国领导层注重实干,当他们认清自己的利益和中国人民的利益时,我们很可能就会看到他们有所行动,"他表示.
**放开服务业可带来经济增长**
为给家庭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并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信贷来源,金融改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着棋.
杜大伟说,"中国未来的模式会立足于服务业,而不是制造业.现有的银行系统在给有担保的制造业企业提供贷款方面做得很好,但在为新创立的小软件公司或其他服务业公司提供资金时则不太到位."
他指出,研究表明中国的服务业规模从其发展阶段及拥有的资源来看,还是显得太小.要改变这一点,中国就需要开放一些通常被两三家大企业垄断的行业.
在电信、航空、物流、媒体和金融等领域引入竞争,可能使这些行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取代传统单一的出口引擎.
"这可以创造大量的工作岗位,也是今後经济增长的动力,"杜大伟表示.
回顾担任世行中国局局长的五年,杜大伟说,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中国在改善医疗、教育及其他社会服务业取得的成功,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在过去五年的时间里,中国的贫困状况已经减轻了一半.
"我愿给过去五年(中国)社会的进步打高分.遗憾的是,其中一些方面未能在五年以前就开始改观,但关键还是保持目前积极的趋势,"他说.(完)
http://cn.reuters.com/article/chinaNews/idCNChina-4908920090702?sp=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