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君说
提到耐克,你能想到什么?乔丹,气垫鞋,Just do it(耐克经典广告语)?这些都是令耐克成为一家年销售额300多亿美元的体育用品公司的关键产品或营销手段。
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作为美国主流文化重要符号的耐克在初创期经历过多少次生死抉择。
如今,78岁的耐克创始人菲尔•奈特用一本亲笔自传——《鞋狗》,告诉你全部答案。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教授在推荐序中直言称:这是一本写给每个人的书。不是写给创业者、管理者、企业经营者、运动爱好者、八卦阅读者的,是写给每个想活出真实的人、有感有望的人,或者正在把日子过得忙碌或者乏味的人的“好读极了”的一本书。
岛君感同身受,遂摘编其精华,为你提供一场关于“鞋狗”的思想盛宴:
它的意义当然不只是鞋狗,这种一辈子“以此为生,精于此道,乐此不疲,革新此业”的人,是撑起每个行业的脊梁,是驱动这些行业涅槃扬弃破坏创新的领军人物,是俄勒冈人,是鲍尔曼的队员,是“丛林中的能手”,是世界进步的催化力量。
来 源 | 正和岛(ID:zhenghedao)
菲尔•奈特:人生即是成长,不成长即死亡!
01 东方文化
“初学者的心充满各种可能性,老手的心却不多。”
在《鞋狗》的扉页上,是日本著名禅宗铃木俊隆在《禅者的初心》中的一段话:
In the beginner's mind there are many possibilities, but in the expert's mind there are few.
而这本书,也是乔布斯年轻时候最喜欢的一本书。美国很多伟大企业家都曾经从东方文化汲取力量,乔布斯如此,奈特也是如此。
02 胜利者
“无论你喜欢与否,生活是一场比赛。懦夫从未启程,弱者死于途中,只剩下我们继续前行。”
在奈特的故事里,创业不是改变世界,而是一场长达三十年的赛跑,他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在赛跑中背负越来越多的责任,常年徘徊在破产死亡的边缘;到中年将公司带入上市,却没有停歇,而是越跑越快,一直到自己退休那年,他恍然四顾,发现自己已经是那个最后的胜利者。
03 跑步
“别管别人怎么说你的想法很疯狂……前进,不停就好。不要停下来,甚至在你达到目标前都不要想是不是要停下来,不要过多地关注‘目标’到底在哪里。不论面临什么,都不要停下。”
跑步是奈特一生的挚爱。
“命运把我变成了一个不错的跑手,但不是伟大。” 奈特从小梦想成为一个职业选手。在大学里奈特是一个不错的跑手,但却没有希望成为全国冠军参加奥运会,毕业之后他先去读了商学院,后来成了一名会计。但对于跑步的热爱,让他开始痴迷于日本生产的Onitsuke Tiger运动鞋,于是他不顾父母的反对开始在家乡小镇上贩卖Onitsuke Tiger。
那是一个卑微到不能再卑微的开始——他一个人开着自己的小破车,把几十双运动鞋放在后备箱里,到各个运动会场馆外面叫卖。
没有人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父母更是表示反对,因为自家的客厅和车库很快变成了仓库。
卖鞋是一件枯燥的工作,鞋子单价不高,体积却不小。每天晚上奈特都要一个人算很久才知道今天赚了多少钱。但热爱跑步的人喜欢上了tiger,在跑友圈中越来越火,经常有人跑来奈特家敲门要求买鞋。这大概就是最早的粉丝经济吧。
第一年他的小公司销售额是8000美元;五年后的1969年迅速增加到30万,而在1980年上市的时候销售额达到800万。
半个世纪后,奈特在书中这样叙述心中的“跑步”精神:
跑步不仅痛苦、冒险,而且回报甚少,也完全没有保障。在绕着椭圆形跑道或道路跑步时,根本不存在真正的目的地,至少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完全证明个人努力的合理性。跑步这个动作本身就是目的地,不仅是因为没有终点线,也是因为你可以自己定义终点。不论你从跑步中获得何种愉悦或收获,你都必须将它们发掘出来。这完全取决于你如何设计它,如何接纳它。
每个跑者都清楚这一点。你不停地跑步,一段接着一段,却不太清楚为什么而跑。你告诉自己跑步是为了某个目标,追求某种刺激,但你跑步的真正原因却是停下来会让你感觉到死亡的恐惧。
所以,就在1962 年的那个早晨,我告诉自己:别管别人怎么说你的想法很疯狂……前进,不停就好。不要停下来,甚至在你达到目标前都不要想是不是要停下来,不要过多地关注“目标”到底在哪里。不论面临什么,都不要停下。
那就是我突然给自己提出的具有先见之明的切嘱,也是我从内心一直愿意践行的铁律。50 多年后,我相信这是最好的建议,可能也是任何人都应该给自己的唯一建议。
04 代言人
“有人可能会打败我,但他们必须付出心血和努力。”
奈特最感激的人是史蒂夫·普利方丹(Steve "Pre" Prefontaine)。作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长跑运动员,曾创下从2000米到10000米之间的全部七项美国长跑纪录,这一壮举至今未有人能够复制。对他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部电影《永无止境》(Without Limits)。
这个英年早逝的天才,是耐克签下的第一个代言人。
“Pre是一个来自草根阶级,充满骄傲和勇气的反叛者,他的精神是我们这家公司的基石。” 奈特这样评价普利方丹。
如今耐克在每一个国家的服务电话最后四位都是6453,这是NIKE四个字母在号码盘上的代表数字,而这四个数字反过来正好是Pre完成一英里的最好成绩:3分54秒06
普雷方丹最为人称道的名言是,“有人可能会打败我,但他们必须付出心血和努力。”
05 背叛
“背叛就好比加强版的氪星石一样。”
时间让奈特变成了一个宽容的人。
在书的开头,奈特述说自己从小好斗的性格,输掉任何一次比赛都会让他哭鼻子;而在最后一章,奈特用平静而感激的语气提到了他生命中的每一个人——相濡以沫的妻子,终身导师加拍档包尔曼;甚至还有后来反目成仇的鬼冢喜八郎;以及背叛自己加入死敌阿迪达斯阵营的好朋友——斯特拉瑟:
1993 年,斯特拉瑟也突然因为心脏病复发过世了。他还如此年轻,真是一个悲剧。更糟糕的是,我们之前闹翻了。斯特拉瑟帮助我们签下了乔丹,帮助我们创立了乔丹这个品牌,并为鲁迪的气垫鞋四处奔波。乔丹气垫鞋改变了耐克,把我们提升到了新高度,但是这也让斯特拉瑟有所改变。他觉得自己不需要听命于任何人,也包括我,特别是我。我们发生了好几次冲突,最后他辞职了。
如果他只是辞职还好,但他随后去了阿迪达斯。这是让人无法忍受的背叛。我永远不会原谅他(我很开心骄傲地雇用了他的女儿艾弗里。她22 岁加盟耐克,专门从事特别活动,据说很有潜力。看到她的名字出现在公司名录上,我感到很幸运、很开心)。我希望能和斯特拉瑟在他死之前冰释前嫌,但是我觉得不太可能。因为我们都生来就有很强的竞争意识,我们都不太擅长宽恕。对于我俩来说,背叛就好比加强版的氪星石一样。
06 对年轻人的提醒
“有些时候你需要放弃。有些时候知道何时该放弃并重新尝试新事物也是一种天赋。”
在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夜晚——这绝不只是生意》中,奈特这样说道:
能帮助人们避开一般挫折是很好的事情。我想告诉大家要按下暂停键,花时间努力思考一下要如何度过一生,想要和谁一起度过剩余的40 年。我会告诉20 岁左右的青年不要因为一份工作、专业甚至职业而安定下来,一定要寻求内心的冲动。即使你不知道其中的含义,也要坚持追寻。如果你追随自己内心的冲动,将会更能忍受疲惫,每一次失望都会成为你的动力,需要攀登的高峰也会变得微不足道起来。
我想要提醒他们,那些破除陈规者、创新者和反叛者后背上都有一个靶子,他们越是成功,就越容易受到别人攻击。这并不是一家之言,而是自然规律。
我还想提醒他们,美国并不像人们想的那样是企业家的香格里拉。自由企业往往会惹怒那些只会阻挡和反对的巨人们,他们会说这样不行,抱歉,那样也不行。事实一直是如此。企业家们一直被压制,而且寡不敌众。他们需要一直努力奋斗,但是面临的都是前所未有的高山。美国已经变得不像以前那样适合企业家发展了。哈佛商学院最近的研究表明,按照企业家精神对所有国家进行排名,美国排在秘鲁之后。
那些要求企业家永不放弃的人就是一群骗子。有些时候你需要放弃。有些时候知道何时该放弃并重新尝试新事物也是一种天赋。放弃并不意味着停止。永远不要停止。
运气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是的,我要公开承认运气的作用。运动员需要运气,诗人需要运气,做生意也需要运气。努力固然至关重要,智力和决心也很宝贵,但是有时候运气却会决定最终结果。有些人也许不会把这称为运气。他们可能把这个叫作“道”“理”“智”“法”“圣灵”或“上帝”。
这样说吧,就是你越努力,你就越接近“道”。因为没有人曾经清楚定义过何为道,现在我把这个普及给大众。我会告诉你们: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命运。不是别人的命运,不是你自己定义的命运,而是在你内心,对命运的自我定义。
▌别让你的才能掩埋在这片平庸的土地上
(选自《鞋狗》译者毛大庆序)
提到耐克,你能想到什么?乔丹,气垫鞋,Just do it(耐克经典广告语)?这些都是令耐克成为一家年销售额300多亿美元的体育用品公司的关键产品或营销手段。
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作为美国主流文化重要符号的耐克在初创期经历过多少次生死抉择。
最重要的是性格
1962年,时年24岁的菲尔•奈特在大学毕业后并没有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作为自己的成人礼,这个热衷于跑步的年轻人在用身体剧烈运动的同时,思想上也在自我挣扎。
奈特在这本《鞋狗》中流露出一种对跑步的极度依赖:不停地奔跑,却不清楚为何而跑。是为了某个目标,还是为了追求某种刺激?但真正的原因是,停下来会让他感到死亡的恐惧。
在结束对这段史诗般的创业历程的回忆时,奈特一语双关地说:“永远不要停止。”于我而言,就是不要停止奔跑,不要停止创业。
或许,培根在《习惯论》中的观点可以很好地解释菲尔•奈特的一生: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J.P.摩根在晚年时谈到自己成功的首要条件时毫不犹豫地说,是性格。当记者想让他谈谈资本对其成功的帮助时,他依然强调:最重要的还是性格。
在翻译本书时,我深深感受到了来自菲尔•奈特的性格魅力。
身为两家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又是一名马拉松运动的狂热爱好者,我在英文与中文的切换中,甚至有一种与奈特先生时空交错的酣畅。
追随内心的冲动
奈特在大学毕业后选择了远方,在那个飞机刚刚进入民用航空领域的时代,他决定坐飞机来一次环球旅行。
回想起年少时的举动,奈特依然充满着激情,他对今天的年轻人说,不要因为一份工作、专业甚至职业而安定下来,一定要寻求内心的冲动。即使你不知道其中的含义,也要坚持追寻。如果你追随自己内心的冲动,就可以忍受疲惫,每一次失望都会成为你的动力。
这段话正是奈特一生创业历程的缩影。
年轻的奈特乘坐着那个年代安全系数并不算高的飞机,带着内心的冲动开启了环球之旅。
正是这次旅行,奠定了奈特一生的事业根基。他在日本神户(Kobe)与当地的运动鞋品牌鬼冢虎(Tiger)签订了代理合同;他在希腊见到了雅典娜胜利神庙,这也是NIKE品牌的来源(NIKE的英文原意指希腊胜利女神)。神奇的事在后面,科比•布莱恩特(Kobe)和泰格•伍兹(Tiger)分别成为耐克最有影响力的代言人之一,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今天,耐克运动鞋早已风靡世界,而鬼冢虎则只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品牌;但在半个多世纪前,美国并没有出众的运动品牌,运动鞋市场由来自德国的阿迪达斯主导。
当年,跑步并不像今天这样流行,按照奈特的描述,出门跑几公里会被人看作怪胎,而锻炼身体、分泌内啡肽、健康长寿这些跑步的益处更是闻所未闻。正是在这样的消费环境下,奈特勇敢地将制作考究、价格低廉的运动鞋品牌鬼冢虎带到了美国,并逐渐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打破陈规者,人恒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