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6731 92
2016-10-15

劳动的收入比重,资本的平均利润率,是社会经济波动及周期的唯一因素
--------------唯一的一对因素,仅有的2个因素。


根本和关键,是劳动者收入比重和平均利润率问题。
劳动者收入比重和平均利润率,既是社会经济运动的结果,也是社会经济运动的原因,是最大最主要的2个因素。
换言之,是决定社会经济波动及周期的最大最主要的2个因素。
--------其实完全可以说,是仅有的2个因素,是涵盖了代表了其他任何因素、任何效应的仅有的2个因素。


全社会总收入的最大化,要求劳动者收入比重趋向于高,资本的平均利润率趋向于低。
劳动者收入比重趋向于高,资本的平均利润率趋向于低,则总收入、总支出趋向于大。
当总收入趋向于大,即投资和消费趋向于大,就业趋向于大,即产品、产能、资本等一切的过剩趋向于小,亏损趋向于小。


当劳动收入比重变动,资本平均利润率变动,社会经济就呈现为波动,产生周期。


模型如下:


劳动者总收入*(1+产出总成本的加成率)*资本的成本加成率/(资本的成本加成率-产出总成本的加成率)
=产出总成本×e^i
=产出总成本×(1+平均利润率)×成交比
=投资支出/(1-消费收入比)
=(源于往期积蓄的当期支出+源于贷款的当期支出)/ 当期积蓄占当期收入的比例
=全社会总成交额
=全社会总实现收入
=全社会总实现支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10-15 15:43:32
资本的成本加成率/(资本的成本加成率-产出总成本的加成率)

------这是一个系数。


其中,

资本的成本加成率=资本方的总利润/资本方的总成本,可以暂且称为b,

产出总成本的加成率=资本方的总利润/(劳动方总产出+资本方的总成本)=平均利润率,全社会总产出上的平均利润率,可以暂称为a,


则上式可以简写为:

b/(b-a)
=1/(1-a/b)


当a/b越大的时候,即2者越接近的时候,2者差距越小的时候,则1/(1-a/b)就越大,则全社会总收入越大。

那么,

劳动方总产出越小,以及劳动方总收入越小,劳动方收入占比越小,则a、b这2者就越接近,差距就越小。

但是,

b如果越大,平均利润率a就越高,则成交比就越低,过剩率就越高,则全社会总收入就越小,越是偏离一般均衡。

而且,

在劳动方总产出一定的情况下,以及劳动方总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劳动方收入占比一定的情况下,

b的变动,所引起的a的变动,不一定成比例。似乎应该是,b越大,则a、b的差距越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16 03:36:58
劳动者总收入*(1+a)/(1-a/b)
=产出总成本*(1+a)*成交比
=产出总成本*e^i
=总收入


从上式来看,劳动者总收入越高,则全社会总收入就越高。

而且,劳动者总收入每提高1%,远远胜过平均利润率a的提高1%。

并且,平均利润率a每提高1%,成交比将下降1%以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16 03:57:08
收入=卖方实现的货币收入=买方的实际货币支出


劳动者的总收入=劳动人口*人均劳动收入*就业率

劳动者的收入,是劳动报酬,即非资本收益类的收入,其中包括雇佣劳动收入,和自雇劳动收入、自主经营收入。


资本收入,是全社会任何人的非劳动收入,即资本收益类的收入,其中包括地租、房租、利息、利润等等,其中包括工薪家庭的资本收入。
-------大约大概大体的近似于资方收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16 10:10:3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18 15:22:59
(源于往期积蓄的当期支出+源于贷款的当期支出)/ 当期积蓄占当期收入的比例

-------源于往期积蓄的当期支出,源于往期贷款和当期贷款的当期支出,源于当期收入的当期支出,三者构成当期总支出。并且,总支出=上述公式。

------------源于往期积蓄的支出和源于贷款的支出,是当期流通中货币的全部的面额。这些面额的货币之流通,构成了总支出。比方说,80张钞票的面额是50元,这80张计50元的钞票,流通了3次,构成了150元的支出额。

----------源于往期积蓄的支出和源于贷款的支出,这些货币的面额,恰恰是当期收入转为当期积蓄的数额。比方说,80张钞票的面额是50元,投入了流通,流通了了3次,形成150元的收入额,则150元的收入当中,必然有50元形成积蓄,不多也不少。


---------这里的积蓄一词,类似于货币的沉淀、窖藏,表现为银行存款的一部分。这里的积蓄一词,不同于通常的主流经济学当中的储蓄一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