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959 0
2016-10-18

  阅读笔记之:《鸦片战争》 作者:田成杰

  《鸦片战争》,[英]蓝诗玲/著,刘悦斌/译;新星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

  不能还原历史事实,也就无法从历史中获得镜鉴,其结果就是:历史总是在重演…

  在人民被杀戮、城镇被攻陷的时候,中国负责指挥这场(鸦片)战争的有关人员却藏匿或丢失了英国关于战争要求的文件副本;他们厚颜无耻地向皇帝撒谎,把事实上的一败涂地说成是大获全胜;一个将领在本该指挥一场战斗的时候却因鸦片烟瘾发作而头昏脑胀不能指挥作战。

  ——欺上瞒下,粉饰太平,也算中国的一项“优良传统”。

  这场战争打了两年半时间,花费了数千万两银子,牺牲了几千人的生命,皇帝却在给他一个前线大臣的华丽丽的谕旨中询问,他想知道,英国到底在什么地方。

  ——比这种闭塞更可怕的,是皇帝大臣们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闭塞!

  有很多(中国)人把这场(鸦片)战争看作是从英国人那里挣钱的机会,他们向英国人出售补给品,为英国人导航领路,甚至为英国人提供情报。所以,中国在据称与英国作战的同时,也在与自己作战。

  ——一个把国民当奴才的政府,也无法获得国民的真正支持。

  (鸦片战争中)在广州被围困期间,城里的中国军队却在忙于抢劫、杀人乃至(在极端情况下)互相猎食,以至于不能同仇敌忾,共同对敌作战。

  ——官患甚于匪患,也是“中国特色”?

  在鸦片战争时,中华帝国的大多数人——包括一些指挥战争的人——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正在与英国进行一场鸦片战争。直到18407月底…武装对抗已经开始一年以后,道光皇帝还没有意识到他要打一场仗了。直到那一年8月的第二个星期…他对英国的枪炮为什么连续轰击他的帝国东部沿海地区还一头雾水。

  近代中国的历史如果被描述为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相勾结的历史,也一样会让人相信。与任何一个经常遭受外来侵略和占领的国家一样,中国也有与外国人合作的丰厚传统。

  ——骂得似乎有道理,只是在太多时候,把他人描述成“帝国主义走狗”的人,往往也是另一个“主义”的走狗。

  在中国明代(1368-1644),添加了鸦片的壮阳药风行一时——这可能是明代皇帝死亡率高(明代总共十六个皇帝中,是一个皇帝没有活过他们的四十岁生日)的原因。

  鸦片贸易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很乐意这么做,即使他们周围到处是鸦片走私活动,他们也佯装看不见。

  ——没有违法,岂不少了一种创收的手段?

  1832年,东印度公司进行了一次探索性的沿中国海岸北上贸易之旅,一路上受到刁难,就是因为这艘船“阿美士德勋爵号”忘记了携带鸦片。

  ——没错,受到刁难的原因是“忘记了”而不是“携带了”鸦片。(这个公司真不懂事!)

  他们(黑格尔、赫尔德等)发现,中国陷于“可怕的停滞中”,“是个进行了防腐处理的木乃伊,全身紧裹绸缎,上面绘着象形文字:它的体内循环就像是一只正在冬眠的睡鼠。”

  随着历史从18世纪进入19世纪,中国就被看作是一个流氓国家了:一个庞大的、好斗的、异己的、不友善的国家,它拒绝按照新近由欧洲人发明的国际游戏规则行事。

  ——现在似乎仍是如此!

  用朝贡的形式表示效忠这种不平等的外表背后,是为了贸易而保全面子的平等之举,或者是一种中华帝国以财政上的损失为代价而搞得外交保护勾当。中国朝廷会支付一笔补助金给好战的邻居,换取一些常常是没什么特殊价值或用处的物品和不攻击中国领土的保证。

  ——所谓的“朝贡”,就是用金钱换面子!(现在改成用钱换支持了)

  最好是把中华帝国(今天它仍是如此)看作是一场引人注目但又不大可能完成的高空走钢丝表演,它是由雄心、欺哄、虚夸和实用主义团结在一起的。

  ——“中国梦”的恰当解释。

  根据英文和中文两方资料的记载,当地的中国人在中英双方叛来叛去,至于背叛谁、投靠谁,取决于谁给他们提供可靠的生活来源。

  (鸦片战争)英国舰队回到(中国)南方后,那些经验丰富的船夫纷纷要为英国人提供服务,就像今日火车站外招揽生意的纠缠不休令人厌烦的出租车司机。

  ——争着当“汉奸”?

  (鸦片战争)英国人所到之处,都是靠当地(中国)人殷勤给他们提供新鲜食物和水。

  当这帮临时买办(指为英国舰队提供服务的人)的名字被一伙儿官方的暗探记录下来的时候,这帮人包围并放火烧了官方的船。“那些不幸的人被烧着后还没死,残害他们的人用长长的竹竿打他们,阻止他们逃跑。”

  (鸦片战争)一个英国上尉回忆说,“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国度啊……他们在一个地方跟你做买卖,但在另一个地方,你会与他们作战,杀死他们,毁灭他们!”

  ——是够“神奇”的!

  林则徐和关天培都对水上游击战有一脑门子主意,一个计划是…向英国军舰投掷燃烧的油罐子或装满恶臭秽物的罐子,或者跳到英国军舰上与英国士兵肉搏…另一个计划是建造小船儿船队,船上堆满干草和火药…把这些小船儿用铁链子连在一起,固定在英国军舰的一侧,用火把它们点燃…

  ——连号称当时最开明的钦差大臣,都在采取“义和团”的手段,你还能对这场战争有怎样的期望呢?

  林则徐还曾考虑使用道教气功师,这些气功师声称他们能够在水面上连续行走多达10个小时,可以潜入水中在英国军舰上钻洞。演练过几次后,发现他们其实只擅长于在浅水里漂浮,然而林则徐仍然雇佣他们

  ——和某军事专家的雾霾防导弹是一个路子。

  (清军指挥官)把士兵们锁在炮台里面,以防止他们逃跑,但是,战斗一打响,他们自己却乘小船逃跑了。结果是,被他们抛弃的士兵们在他们这些长官们逃跑时向他们开了炮,而不是向英国人开炮。

  ——这可能也是当代中国不敢打仗的一个原因。

  清朝的官员将战败原因归咎于内奸,说他们是义律雇用的变了节的中国鸦片走私贩子,是向英国人和盘托出珠江秘密水道的汉奸。事实的真相则极有可能并不复杂,清军的失败,只是因为清军的大炮不能旋转,因而不能对准英国军舰或上岸的步兵开火,于是炮手就逃跑了。

  在(1841年)1-3月的中英军事冲突中,清朝方面已经损失了超过2000人;英国方面则有1人死于受伤,3人被自己的武器误杀。

  ——2000:0

  他们…解释说:只要我们中间没有汉奸,采取得力措施坚持进行抵抗,夷人就不会有机会…阴谋论成为挽救中华帝国脸面的最好的抚慰剂…他们的分析表明,要对抗英国军队的燧发枪和“复仇神”号,只需要有林则徐的应用抵抗精神就足够了。

  ——自欺欺人的阴谋论,从来就大有市场!

  英国军队沿着通向广州的小河流和水道,踩着泥泞的稻田,经过被烧毁的炮台,向着广州城推进。一路上,当地百姓注视着他们,有时也向他们提供些帮助,愿意帮他们搬除诸如在河里树的木桩等障碍物,或给他们引路。

  很难确切地知道杨芳是如何断定妇女溺器的军事效力的,但有可能是考虑妇女在儒家社会中地位低下,对杨芳来说,她们使用的马桶,对英国军队超自然力的枪炮,是他能想到的最有破坏力的武器。

  ——笑死。

  当地一个官员给…一个英国军舰指挥官传话,传话中提出的建议大概概括了清朝方面对这场战争的态度:“我的朋友们,你们不要开炮,我们也不开炮…不如…我们放6响不装炮弹的炮,给皇帝留个面子,然后走掉。” …英国指挥官踢了传话人一脚,骂派他来传话的清朝官员是个“十足的胆小鬼。”

  他(杨芳)用尽军事计谋后,便转而采取另一种惯用之计,即谎报军情,努力让皇帝相信他已经尽力剿灭敌人…312日,杨芳再次上奏,把清军在乌涌之战之战中的溃败说成胜利,说英军伤亡惨重——多达446人——远远超过清军的伤亡人数…

  ——瞒骗,这是中国人“取胜”的唯一方法…

  ........受字数限制,全文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7f74b50102xepb.html

  www.earm.cn/田成杰2016-10-18整理)


我的更多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