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7100 0
2016-10-19
生产可能性边界案例_生产可能性边界直线_生产可能性边界为什么向外凸


生产可能性边界为什么向外凸:
当各种原料之间的边际替代率递减时,生产可能性集为凸集,也即你说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外凸,为严格凹函数。
当各种原料之间的完全替代时,也即其替代弹性为1,生产可能性集仍然为凸集,生产可能性边界为直线,为凹函数但不是严格凹函数。
当各种原料之间完全不可替代时,也即其替代弹性为0,生产可能性边界为Leontiff型



什么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直线而不是外凸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呈现出曲线的原因在于:机会成本递增法则。
机会成本递增,具体指的是每用于生产一单位产品产量所需其他产品产量呈递增趋势,也可以说,机会成本随其产量而增加。机会成本递增关键在于资源(或称要素)的专用性,即某项资源仅适用于生产某项产品。
具体参考:
机会成本递增法则是指: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每增加一单位一种产品的产量所产生的机会成本递增,即要放弃更多其他产品的产量。
资源有限及要素间的不完全替代性是机会成本呈递增趋势的原因:一方面,由于资源有限,随着一种产品产量的增加,用于生产其他的经济资源逐渐减少,造成该经济资源相对稀缺,价格增加,在所放弃的其他产品产量不变的情况下,所放弃的最大收益即机会成本递增;另一方面,由于存在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即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换言之,机会成本递增。这也可以用来解释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有时也称为“凸性”)的原因。
摘自百度百科“机会成本递增法则”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qfA8j2FX3nmNH5Lb0MzNNlopyNz4cFEOcpmwYB7Mxm_WLKB_ephbJZAM01a-8TSZFz0KQrIPbhAFg7ZMG_Bab_

生产可能性边界呈现出一条斜率为负的向右下倾斜的直线原因在于:机会成本保持不变(与机会成本递增相对)
在某两种产品生产时,当用于生产的资源具有完全可替代性,那么机会成本此时用数字来表示是作为固定的常数,因而生产可能性边界呈直线。

举个栗子,现一工厂分别生产电脑与衣服,有两种工人:一种善于生产电脑,一种善于生产衣服。当工厂决定将更多工人同时生产电脑,则随着不善于生产电脑的工人更多投放于生产电脑,此时电脑的产量增量将逐渐变小,因为一部分工人并不善于生产电脑。在这个情况下,电脑的机会成本是衣服,善于生产衣服不善于生产电脑的工人被更多投放入生产电脑中,则生产电脑所放弃的衣服产量会增加(即所说的机会成本递增)。
在上述例子中,善于生产电脑与善于生产衣服的工人及所说的资源(要素),由于两种工人不具有完全可替代性,即两工人具有资源专用性,也就是说,适用于生产电脑的并不适用于生产衣服,因而产生了机会成本递增趋势。

相反的例子,这个工厂决定将更多的工人生产衣服,则与上述例子相反。

补充一点助于理解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前提:
1、固定的资源。即可用于生产的资源(要素)是固定的。
2、充分的就业。所有的资源都得到了充分有效的使用。
3、生产技术一定。即生产产品的科学技术不存在更新迭代,导致投入产出比固定。
4、产品数量为两种。为了简化,一般设定生产两种产品,得以在水平垂直坐标系表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