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试解如下:
解:首先必须指出,题目中给出的约束条件,即M+PQ≤m,是对于所有投入品的约束,即总成本约束,因此才会称为预算约束;
其次,在本题中的成本投入应当包括两种:一是计价品M,二是对于改进质量的投入PS·S。由于计价品M是以货币投入量来代表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分析结论:
M + PS·S ≤m (1)
由效用函数最大化的一阶条件有:
MUM/PM=MUS /PS (2)
(注意,真正的成本投入品为S和M,不是Q)
MUM/PM = QαSβ/PM =QαSβ(PM的单价为1)(3)
MUS /PS=βMQαSβ-1/PS; (4)
而由原题中给出的约束条件:M+PQ≤m (5)
可以得到PQ≤m-M (6)
其中m-M为预算中对于S的约束,取最大值有
PS·S= m-M,而PQ≤m-M = PS·S;
假定厂商是理性的,那么他一定会在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下运行,
得出PQ = PS·S(M可以看作是沉淀成本) (7)
那么PS=P·Q/S (8)
已知条件有:P=ηSγ (9)
将(9)式代入(8)式中有,PS=ηSγ-1·Q (10)
联立(2)式、(3)式、(4)式、(9)式和(10)式有:
= P·Q = ηSγQ=βM (11)
代入约束条件(5)式中,有M + βM = m(这里取了约束边界点)
从而得出M=m/(1+β) (13)
由于厂商对于质量上的投入可以控制市场需求的价格,因此,厂商属于完全垄断市场地位,又由于M已经得出,并且为常数,因此,可以看成为沉淀成本。
该垄断性厂商的需求函数为: P·Q =βm/(1+β),它没有供给函数,但是有关于S的边际成本的变化,即PS·S =βm/(1+β)=P·Q;根据垄断性厂商的均衡条件有:MC=MR,
即PS =P,那么可以得出S=Q (14)
将(9)式和(14)式代入到(11)式中,有
PS·S=ηSγ-1·Q·S=ηSγ+1=βm/(1+β)
从而可以求出PS ={βm/[(1+β)η]}1/ (γ+1)=Q;(15)
将(13)式与(15)式代入到效用函数中,有
maxU(M,Q,S)=m/(1+β)·{{βm/[(1+β)η]}1/ (γ+1)}(α+β)
即maxU(M,Q,S)=(α/β)(α+β)/ (γ+1)[m/(1+β)](α+β+1)/ (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