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图书馆简介_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田耕_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张静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图书馆简介
分馆历史
北京大学图书馆社会学系分馆的前身是社会学系资料室和社会学人类学所资料室。1979年改革开放后社会学在中国恢复,1980年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筹建,同时建立了社会学系资料室,截至2000年系所合并时,系资料室已有书刊2万余册。1985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现改名为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成立,同时建立社会学所资料室,截至2000年,所资料室已有书刊3万余册。
馆藏数量
北京大学正式宣布社会学系和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合并,因此,系所资料室在建制上也进行了合并,成立了社会学系资料室。据2009年12月31日sirsi数据库统计,社会学系分馆全部馆藏目前有45197种,77941 册;其中中文书刊 35616 种,62410 册;外文书刊9581 种,15531 册。社会学分馆是以社会学人类学专业图书为主要馆藏的专业图书馆,其中的港台书占10% ,以德国 Misereor 公司赞助、香港理工大学赠送的 1000 多种“社会工作”类图书为独有品种。
2001年6月份,经社会学系领导决定,本资料室图书编目加入北京大学图书馆校级联机编目,即将本系资料室的书刊目录进入本校 Sirsi 数据库中,实现书刊的联网检索。从此将社会学系资料室改名为“北京大学图书馆社会学分馆”。经一年半的工作努力,于2003年1月已实现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全部社会学书刊的校内局域网查寻及 Internet 国际网络的查寻,以及书刊借阅的网络化管理。大大地提高了图书管理效率和读者服务的质量。
馆址与开馆时间
分馆馆址:理科5号楼(原法学楼)一层东侧118、119室。
开馆时间:周一至周四上午8:00-下午5:00,周五上午8:00-下午12:00; *** 周五下午12:00以后、周六、周日闭馆。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田耕
助理教授 gengtian@pku.edu.cn
理科5号楼127房间
Ph.D(芝加哥大学,2015年)
教育及培训经历
2015年:博士,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
2006年:硕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2003年:学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研究领域
政治社会学;
社会理论;
历史社会学;
韦伯学说;
近代中国社会转折。
教学经验
本科生课程:
中国边疆的社会学研究(2015—2016年秋);
家庭社会学(2015—2016年春)。
研究生课程:
支配与社会:韦伯的《经济与社会》研读(2016—2017年秋)。
论文及著作
中文:
田耕,2016,《人文,生态与社区-重温帕克<城市>》,《社会发展研究》,第3期;
田耕,2013,《韦伯著作近年汉译概况——兼及相关英译》,《文景杂志》,第1、2期合刊;
田耕,2006,《从‘价值自由’到‘历史个体’—对韦伯社会科学学说的初步讨论》,《社会学研究》,第6期;
田耕,2006,《为什么写作理论史?- 论默顿<理论社会学>》,《社会学研究》,第1期;
田耕,2006,《世俗社会和现代心灵的深度—评米尔班克<神学与社会理论>对韦伯宗教社会学的批评》,《思想与社会》,第5辑“现代政治与道德”;
田耕,2005,《社会学知识中的社会意向—Doxa概念与布迪厄的社会学认识论》,《社会学研究》,第1期;
田耕,2005,《阶级意识误识与工人政治研究》,《北大社会学学刊》,第一辑;
田耕,孙飞宇,2005(再版)(合译)【苏格兰】弗格森《道德哲学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初版。
英文:
Tian, Geng. "Republican Revolution of 1911". The Wiley-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Movements, edited by D. Snow, D. della Porta, B. Klandermans, and D. McAdam. Chichester: Blackwell.
工作论文
2014年3 月,“暴民入刑?对清代18至19世纪之交有关穆斯林的刑事案件的初步分析”("Criminalization of a Fierce People?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Legal Cases associated with Muslims in late 18th and early 19th Centuries"),青年社会学家论坛(Younger Sociologist Symposium),宾夕法尼亚州,哈弗德学院(Haverford College, PA);
2011年1月,“控制剩余暴力:中国社会的军事化,1860-1930”("Rein in the Surplus Violence: Militarization in China, 1860-1930"),耶鲁大学社会学研究前沿论坛(Frontiers of Sociological Research Conference, Center of Comparative Research of Yale University, New Haven, CT);
2010年4月,“中日之战抑或北洋系之对外:晚清派系政治的能量及其弊端”("Sino-Japanese War or Beiyang-Japanese war? –Power and Weakness of Qing fractional politics in 1894"),第八届密西根大学中国论坛(The 8th MichiganChina Forum), Ann Arbor, Michigan.
研究课题
2016年—至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学实践的演变机制研究”,项目负责人;
2010年12月—2011年7月, 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院“人文教育指数”项目(Humanities Indicator Project.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and National Opinion Research Center at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10年4月—2010年11月, 芝加哥大学哈里斯公共政策学院与NORC联合项目“入学适宜程度与青少年时期在校成绩的关系”(School Readiness and Later Achievement Project. National Opinion Research Center and Prof Amy Classens of Harris School of Policy Study,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08年1月—2010年1月,美国联邦教育部与NORC联系项目“《有教无类法案》下中小学教育评估中的增长模型” (Growth Model for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Project.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U.S. Federal Government and National Opinion Research Center at University of Chicago.)。
会议经历
2015年3 月,“从边疆向文官政府的转变:论清代早期对西北地区的领土治理”("Civilianization of Borderlands: The Imperial Territorial Construction in Northwestern China in Early Qing"),2015年美国亚洲研究年会(AAS), 芝加哥(Chicago, IL);
2014年8 月,“军镇卫所与作为边疆之河套与河湟地区的演变” ("The Garrison System and the Evolution of Two Imperial Borderlands in the long 15th Century"),美国社会学年会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三藩(San Francisco, CA);
2009年11月,“美国史上的匹兹堡社会调查:道德感与社会知识的关系” ("Pittsburgh Survey: Moral Sense and Social Knowledge")社会科学与史学第34届年会(Social Science History Association 34th Annual Meeting)加州:长滩(Long Beach, CA)。
社会兼职与服务
2012—2013,《美国社会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学生编辑;
2008—2009,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工作坊组织者(East Asia Workshop: Economy, Politics and Society)。
奖励及荣誉
2014,芝加哥大学族群,政治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生独立研究奖金(Graduate Research Grant, Center of Studies of Race, Politics and Culture,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14—2015,中国时报文化基金会年度优秀青年学者奖励(China Times Foundation Young Scholar Award, New York);
2013—2014,蒋经国国际学术基金会博士论文研究奖励(Dissertation Fellowship. Chiang Ching-kuo Foundation forInternational Scholarly Exchange );
2012—2013, 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亨德森博士论文写作奖金(Charles R. Henderson Dissertation Fellowship);
2011—2012, 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中国研究博士论文写作奖金(China Study Dissertation Writing Fellowship);
2007,洛克菲勒中心档案馆档案研究奖励资助(Grant-in-Aid, Rockefeller Archive Center, Tarrytown, NY.);
2006—2010, 芝加哥大学社会科学部博士研究生荣誉奖学金(Century Scholarship, Social Science Divis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张静
张静 教授
所属科室:应用社会学教研室
研究方向:政治社会学、法律社会学、社会转型与变迁
本科生教学:中国社会
研究生教学:政治社会学研究
所任职务:博士生导师
Email: zhangj58@gmail.com
教育经历:
1991/3----1995/12,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哲学(社会学)博士
1984/9----1987/7,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法学硕士
1978/9----1982/7,四川大学哲学系,哲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03/9----2004/7,哈佛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
1999/3----2000/2,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当代中国中心访问学者;
1998/2----1998/3,法国国家科学院弗里德曼研究所访问学者;
1996/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1996);教授(2001);
1991/3----1995/7,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 (博士学生) 研究助理;
1986/9----1991/2,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1982/9----1984/7,西藏军区总医院政治部干部;
1976/1----1978/7,西藏军区总医院政治部服役;
主要论文:
二元整合秩序:一个乡村财产纠纷案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05,5;
个人与公共:两种关系的混合变形,华中师大学报,2005,5;《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4期转载;
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传统,《社会学茶座》,2005,5
Neighborhood-Level Governance:The Growing Social Foundation of Public Sphere,in Jude Howell ed., Governance in China, Row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2004, pp121-142;
The Uncertainty of Land Use Rules: An Interpretative Framework,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Winter 2004, pp36-46;
The Growing Social Foundation of Public Sphere: Case Analysis of a District Dispute in Shanghai,Judy Howell ed.,Governance in China, Chapter 7,Row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 , 2003;
读书笔记:潘伟先生的政体构想,《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2期,页14;
阶级政治与单位政治--城市社会的利益组织化及社会参与问题,《开放时代》,2003,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4期转载;
社区建设的含义,上海社会科学联合会,上海大学主编,《社区建设与发展》,2002;
土地使用规则的不确定:一个解释框架,人大法律社会学国际会议论文,《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1期;2003,《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转载:The Uncertainty of Land Use Rules: An Interpretative Framework,(2004);
关于法治与政制的阅读笔记,世纪中国网,世纪专刊,2002年3月30;
村社土地的集体支配问题,浙江学刊,2002年,2期,页32-39;
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自治单位──华北西村案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2001》(转载),上海世纪集团出版社,2002;原稿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历史与现实》,首刊,商务印书馆,2003年;
社会研究的客观性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11-1-92
社会研究的客观性问题 《社会科学季刊》 1-1-92
社会运动在澳洲,《社会学家茶座》,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1期,页101。
社会转型与人文知识份子角色,《科技发展与人文重建》(论文辑),页103-118,台湾法古人文社会学院发行,2002年;
乡村干部地位分配及其组织化支持系统,王汉生,扬善华主编,《农村基层政权运行与村民自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法团主义”模式下的工会角色,《工会理论研究》(中国工运学院),2001,1期;
“雷格瑞事件”引出的知识论问题,《清华社会学评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2000,特辑2期;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4期;(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公共空间的社会基础──一个上海社区纠纷案分析,上海社会科学联合会编:《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2001;
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自治单位──问题与回顾,《开放时代》(广州市社科院),2001年10期;
历史:乡村权威的授权来源及其变化 《开放时代》 1999年5-6期 6-1-99
乡村干部的产生及其组织支持系统 《二十一世纪》(香港) 1999年10期
乡规民约体现的村庄治权 《北大法律评论》 1999年第二卷 第一集
Bourdieu 教授采访录 《中国书评》 1998年10月 10-1-98
梨树县第四届选举观察 《二十世纪》(香港) 1998年12期 12-1-98
增长8%的要点 国家体改委《改革研究》 1998年10期 10-1-98
社会结构:概念的进展及其限制 《社会学研究》 1993年6期 6-1-93
外发型现代化的特征 《社会学研究》 1988年4期 7-1-88
“规范化与专业化”问题 《中国书评》 1-1-94
超越“国家与社会”分析模式 《乡镇论坛》 3-1-98
迟发展效果与中国现代化 《中国社会科学》 3-1-90
多重角色的选择逻辑和利益相对性 《社会科学季刊》 1-1-97
发展社会学理论范型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3-1-89
法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研究中的运用 《社会理论学报》 (香港)
法团主义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 《思想的声音-在北大听讲座》中国城市出版社
个体与权威:如何联系起来 《国家与社会文集》中 的 一篇 1-1-98
国家与社会:结构关系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开放时代》 广州社科院
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学研究》 2-1-92
合作主义的中心问题 《社会学研究》 4-1-96
回应对规范的疑虑 《中国书评》 5-1-95
经济:道德与否 《读书》 11-1-97
农村基层政权研究的若干问题 《中国书评》 10-1-96
企业组织为什么出现--科斯原理再讨论 《中国书评》 1-1-98
社会科学的学术性质 《社会学研究》 1-1-90
新保守主义学术取向 《二十一世纪》 香港中文大学 1-1-97
信任问题 《社会学研究》 1-1-97
政治社会学的核心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社会学研究》 3-1-98
制度背景下的监督权利 《战略与管理》 12-1-96
中国就业问题和劳动制度改革 《社会学研究》 1-1-92
主要著作(含合著及译著):
《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哈佛笔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主编《身份认同研究:观念、态度、理据》,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利益组织化单位──企业职代会案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2007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再版
《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00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再版
《香港读书四年》,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主编《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主要研究课题:
2007---- 国务院发展研究基金会:地方政府公共预算的决策与执行
2005----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转型中国:社会公平观研究
2004----20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转型社会中的身份认同
2002----2005: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全球化与社会成员身份认同研究
获奖情况:
《法团主义》,北京大学第七届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社会兼职: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学术编委
************************************************************
期刊投稿----核心编辑为你解读期刊投稿、审稿那些事儿,让你减少等待、提高投稿命中率!
数据分析----万物皆数,与众多数据分析行业大咖大神、数千优秀从业者对话,共同成长!
考研咨询----聚集数百国内名校的在读硕士师兄师姐,为备战考研的你指点迷津、分享经验!
高考择校----参考学长学姐对高校情况及专业前景的评价,选出最适合你的大学与专业!
此外,你还可以在这里交流行业信息、求职经验、考试经验、提前联系导师……这里还隐藏着更多领域的专业高手,等待你的发现。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即可拥有5000+各领域专业朋友,成为你从来都没有过的强大人脉圈!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