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2日,在清华管理全球论坛上,[url=]马化腾[/url]作为清华经管学院2016顾问委员会新晋委员,与清华经管学院院长[url=]钱颖一[/url]进行了一场对话,就自己的成长经历、腾讯发展历程中的困难以及微信诞生背后的故事,进行了分享。
“没有哪一位来过的企业家像你这样,我们在座的所有人都在使用你们公司的产品。”[url=]钱颖一[/url]开场时说道。而[url=]马化腾[/url]在在感谢了时代与中国经济发展赋予的机遇后表示,“我们还在路上,我们还要一直往前冲。”
天文、科幻爱好者 从非学霸到跨界创业者
钱颖一: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华管理全球论坛,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都会邀请一位顾问委员与清华学子交流。去年邀请的是特斯拉和SpaceX的CEO马斯克,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我们清华经管学院的另一位顾问委员,腾讯公司主要创始人兼首席执行马化腾先生——这也是我们清华管理全球论坛邀请的第一位中国企业家。
今天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在使用你们公司的产品,这一点苹果、IBM都做不到,可见你的影响力非常大。我想先从你的成长经历和发展说起。你是1989年入学,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当时为什么选择计算机专业?大学的经历对你后来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马化腾:我在中学就接触到计算机,一下就成为我的兴趣爱好,越学越觉得里面差别很大,后来在大学就发生越来越多的兴趣。
钱颖一:你们在大学时集体学了一些天文方面的课程吗?
马化腾:当时没有,业余我自己看,包括找美国的资料。所有有关的问题我都看了。
钱颖一:你是从国外买这些天文方面的书籍?到现在还对天文有兴趣吗?
马化腾:对,一直都有兴趣。也可能是受我的影响,我们早期的创始人中还有很多对天文有兴趣的,有的人自己投资建了个人的天文台。
钱颖一:天文这方面的兴趣或者知识对你的工作或者思考创新创业有影响吗?
马化腾:没有直接影响。但你喜欢天文,会觉得自己很渺小,可能我们在宇宙当中从来就是一个偶然。所以什么事情仔细想一想,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对自己遇到挫折时能够稳定心态,想得更开,我觉得还是挺有帮助的。
钱颖一:你对科幻小说也有兴趣?
马化腾:很有兴趣。像三体这样的科幻小说,想象力很丰富。实际上小说里写出了现在的科技发展,包括未来研发的一些方向,有前瞻性,可以展望。
钱颖一:科幻小说提供想象力,并且有一些产业的发展需要有前瞻性的想象。计算机课程在学校学了什么,对以后很有帮助呢?这个领域发展非常快。
马化腾:计算机应该在清华是非常难考的,我相信当时我要考的话很可能进不来。在大学里的学习还是打基础,对未来的成长非常重要。但更多要靠课外的兴趣爱好。比如说当时计算机机房里有电脑病毒,是什么病毒,它的机制是怎样的,我们有兴趣去研究,对病毒样本进行解剖,然后了解它们。
这些都不是课堂里要求你学习的。另外学校老师会找一些项目来做,有的可能是和外面的企业合作,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把这些项目从头跟到尾做完,会全方位地锻炼能力,对以后的价值是无限的,它超越了你在课本上学的东西。
钱颖一:很多培养实际上是课程之外的学习,你对这个的印象比你上老师的课印象更深?
马化腾:会更有用。有的同学就对这种课外项目不感兴趣。
钱颖一:你是学霸吗?
马化腾:我不算学霸。
钱颖一:你在班里大概排到什么位置?
马化腾:10名左右。
钱颖一:一共不止10个人吧?
马化腾:30多个人。
钱颖一:注意了,30多个人排10名左右,将来能做出大事情。当时你念书时对自己后来的职业有什么规划?正好是1989年到1993年这个时间段。
马化腾: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很早我们就看到别人创业,这里创业氛围比较浓,比其他城市更早。
那时候我的师兄们会做一些软件让我们看,我很有兴趣。我会观察这个项目的收入怎样,需求怎样,怎么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我就感觉自己是不是应该去创业。现实还是比较残忍的,那时北京有中关村,深圳有华强北,中关村的货很多是华强北运过去的。华强北都是从香港、从海外进口这些材料、电脑产品。我们很早就说要做一个电脑公司,那时候的电脑公司就是帮人家组装,把零件装成电脑再销售,就这么简单。
后来我发现,在华强北干这个活的人,都是那些不是很熟悉这个行业的、可能只有初中文化、小学文化的人,但是市场经验很丰富。我们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可能还做不了。后来我说,既然竞争不过,我们还是到企业去锻炼一下,再想创业的事情。
机缘巧合,在一个卖电脑书的书店里,我碰到一个同学,他在润迅工作。润迅是当时最大的民营电信企业,做寻呼台的,就是BP机。因为我会写C语言,当时正好有个项目要用,我给他展示了,他说就是你了。离毕业还有三个多月,我就进去实习了,一干就是5、6年。
我就这样进了寻呼机行业,大家知道QQ最早做的是网络寻呼机。也是机缘巧合,因为我很早就开始做计算机和通信。
钱颖一:程序是你写的?
马化腾:这个领域是计算机和通信的结合,当时懂计算机的人不太懂通信,懂通信的人不太懂计算机和网络,我刚好在中间,这在以后我们的创业中也是一个有利的条件。
解秘马氏引导大法:“说服人我有一套”
钱颖一:刚才讲的几点,我是第一次听到。总结一下,第一地理位置很重要;第二周边的人很重要,周边有创业的,对你很有影响;第三,跨界很重要,有做计算机的,有做通信的,你正好在两者之间,未来这几十年的发展也正好是在结合之处。
你刚才说的,最开始的QQ原来是个寻呼机,这段历史对我们学生非常有吸引力。你从程序员开始,变成了[url=]创业者[/url]、企业家、管理者和领导者,这中间有相当大的跨越。我们都很敬佩好的领导者。比如腾讯最早是5个创始人,基于信任相互合作,合作得非常好,后来你引入了很多职业管理团队,都融合得非常好。我想知道,你个人的领导能力和风格是怎么塑造起来的?
马化腾:我是典型的程序猿青年,原本根本没有想到我要开个公司,领导什么人,更多还是说我想要做一个产品,让很多人能用。第一步要生存。怎么用我的手艺先生存下来,这是最难的。首先你得想第一年的工资怎么办?你可以省吃俭用,用以前的积蓄也行。但创始人投下去的钱能不能挣回来?这是最基本的东西。
当时没有想那么多,领导力这些都顾不上,因为这个公司能不能走下去都不知道。小企业能做成功的概率是很低的,低于5%,至少95%的企业很快死掉了。这个时期压力很大。包括我父母都没有想到,我这个书呆子还可以开公司,他们觉得不可能。所以第一步我就说要找一些合作伙伴,我的缺陷他们可以弥补。我们最早的团队里头,4位是我的中学或大学同学,有一位是我们在工作中认识的,是在电信这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