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汇率下的双币制:一个理论模式构想
(这篇是我写毕业论文主要的目的,现在已经顺利毕业啦,所以贴出来看看大家反应,^_^)
(一) 固定汇率下双币制的含义
固定汇率下的双币制是一种金本位下的限制各国货币流通的货币制度。其内容包括以黄金为最终货币进行国际结算,并设立一国两币制,一币对外贸易,一币国内交易;各国设定贸易币国际间汇率,汇率为固定;一国内的贸易币与交易币实行浮动汇率;除进行对外贸易外,个人及企事业不得持有贸易币,每年底进行贸易币清算,未回收的贸易币将失效(设立贸易电子帐户,贸易币不经过个人企事业,可以减少核销贸易币成本)。
贸易币:用于对外贸易货币,本身不流通,私人企业不可持有,在国际结算时,根据一国最终贸易币(本国贸易币存量+他国贸易币在本国存量),在各国的电子账户输入最终黄金储备量最为下年各国可存在贸易币的上限。贸易币与黄金比例固定,当货币流量不够可以进行增发,但货币含金总量不得超过国家黄金储备。
交易币:用于国内交易的货币,流通范围只限在本国内,与贸易币间实行浮动汇率。交易币发行量不受贸易币控制,由市场需求决定。由于贸易币发行量是可以不满额发行,所以贸易币是可以根据本国交易币供求关系适量发行和回收,但其价值不变。因此,政府可以在交易币需求上升时,同时发行适量的贸易币,以减轻交易币的贬值。
(二) 固定汇率下双币制模型
假设一个市场存在,同时确定全球汇率固定、国际结算以黄金为媒介、一国发行两种货币(对外贸易币和国内交易币)、两种货币实行浮动汇率、交易币国际间不流通、贸易币国内无购买力、以及贸易币不能长时间持有等双币制必要的条件。
当一国交易币贬值由于固定汇率,使其国际贸易价不变,所以货币间的影响就会消失。但是实际因素的影响还是存在的,货币贬值使需求强制减少,会影响出口国的贸易逆差。这是一种等价交换,根本上区别于利用汇率的掠夺。
图3-1图像分析贸易币与交易币的关系
交易币的起始供求均衡点在A,由于通货膨胀导致交易币流通量达到B点,导致物价水平上涨,致使交易币贬值。通过贸易币的增发,使交易币升值,但是贸易价格会上涨到交易币水平,使本国贸易逆差化,从而缓解交易币通货膨胀,平稳物价(重回C点)。
(三) 固定汇率下双币制的优缺点
总结的优点大约有六点:
1.降低了一国货币贬值带来的对他国汇率风险,有效阻止了债务转移。在贸易币与黄金比例固定下,各国贸易币的汇率是固定的。当一国交易币汇率改变后,由于其在国际间的不可流通性,使其能影响的只有其与贸易币之间的汇率。但由于在本制度下,政府不需要进行外汇储备,也就意味着没有使政府的外汇储备有贬值流失资金的媒介,因为这时的储备变成了黄金,但是黄金是最基础的货币基准,也就不存在贬值行为。
2.进出口商品价格不受汇率影响,回归到市场供求关系。对外贸易产品的标价是以贸易币为单位的,一国的交易币汇率改变的只是其与贸易币的兑换率,其汇率改变本身带来的是国内物价的改变,但是商品对黄金的比例是恒定的,波动范围很小,所以其外贸币价格的变动幅度会很小。外贸价格决定于本国的产出和需求,当一国的产业结构完整,供求关系平衡时,价格就会稳定不变。
3.外汇市场消失。可以保值的货币只有各国的贸易币,可是贸易币法定上是不可持有的,所以就会有人想通过他国的交易币进行保值,可是在任何一个国家内部的货币制度都是浮动汇率,持有本国交易币与他国交易币的区别是很小的,当然排除一些货币极其不稳定的国家。
4.屏蔽了外资进出带来的汇率波动。外资进入带来的是黄金储备的增加,而黄金是发行贸易币的基础,贸易币的发行又会抵消交易币发行产生的贬值。当外资撤走后,虽然其带走了本国的黄金储备,但是其留下的固定资产和技术就是一种补偿,增强了该行业的生产能力,减少了进口费用,使贸易收支向顺差反向倾斜。外资注入资金A——为A发行的贸易币和交易币C——C变成固定资产,货币回收C——产值增加B——撤资C+B——贸易减少支出B。总体上可以看出是一个平衡,前期注入的资金A在生产之前就已经回收到国库保存,促进国内汇率的稳定,而撤资后带走的利润B可以在后期的贸易中抵消,而政府的黄金储备可以帮助抵消期间带来的汇率波动。
5.次贷危机的防止作用能否存在?次贷危机的不可避免的,不论是在什么货币制度下,只要没有取消借贷业务。当然这个也可以防范,就是限制贷款条件,比如把汇率风险算在内,那抵押物价值就会降低到1/10左右,贷款的资金买不起想投资的产品,次级贷款也就不存在了,但同时银行也就会因为贷款减少而面临破产。因此,货币制度的选择是看其对所以国家的影响。就像发达国家喜欢利用浮动汇率在其经济危机时可以转嫁外债,而固定汇率又为发展中国家所看重,但是单一的固定汇率又容易使资本外流,所以在固定汇率下结合浮动汇率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
6.在经济复苏时,能比单一固定汇率更好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在浮动汇率下,通货膨胀的解决方法是升值货币,所以在双币制下就是发行贸易币,达到交易币升值的效果,促进贸易向逆差前进。
在六大点的优点下, 固定汇率下双币制本身是存在缺陷的,它比任何一个汇率制度,不管是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都要来的脆弱,但这并不是制度本身的不足,只是因为双币制是在固定汇率上又实行了浮动汇率,因此双币制必需是建立在所有国家实施该制度(至少需要所有经济强国实施)。当只有少数国家实施双币制时,会导致没有实施双币制国家就像在现行货币制度下运用汇率差异攫取实施国的经济成果,而且造成的后果远比现行货币制度的严重,原因就在于混合两种汇率制度后,汇率间的相互影响。而且双币制会受到经济强国的阻挠,因为它妨碍了强国通过汇率实施经济掠夺。
(四)该模式的现实应用性应该具有的条件
首先,双币制的提出点基于货币间的连带关系影响,只有隔断这种关系才能使经济危机在货币间不传播,所以限制纸币(本身不具备价值的货币)的运用范围是起点,如果不能控制纸币交易权限,双币制也就只是现行货币制度的翻版。
其次,也就是上一小节中提到的:所有国家都参与(至少是所有经济强国)。这点的重要度跟第一点是不分上下的。但是根据现实情况而言,双币制实施的时机可能会推迟到第三次世界大战后,在经济被战争毁灭之后,经济重整的一个新制度推行的最佳时机。
半标价:对双币制的衍生(另一种想法,不在论文中)
半标价就是在外汇储备时一半以外汇入账,一半一本国货币入账,使汇率浮动对政府持有的外汇储备总体上不调值。
优点:外汇市场依然存在,国际贸易不受限制,减少一国债务转移对别国政府的影响
缺点:个人损失加重(没有政府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