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走向世界——国际信用1886年,美国乔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有个名叫约翰•潘伯顿的药剂师,有一天在自家后院进行化学试验,将碳酸水、糖及其它原料混合在一个三脚壶里,沒想到,清凉、舒畅的“可口可乐”就奇迹般出現了!
今天,“可口可乐”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饮料公司、拥有最大的销售网络,全世界将近200个国家饮用“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平均每天都超过10亿杯!
 
从一个不知名的小企业逐渐成长为跨国大公司,可口可乐是如何国际化的呢?它主要依靠四个方面。第一,管理层的支持。“要让全世界的人都喝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公司第二任总裁罗伯特•伍德鲁夫刚上任便展现了他的雄心勃勃。第二,特许装瓶模式的成功。通过合作伙伴与当地优秀饮料企业合资,签订一定年限的特许生产经营合同,由其在限定区域内生产销售可口可乐系列产品,协同进行品牌维护和发展。第三,本土化原则。在当地设立公司,由当地筹措资金,总公司的原则是不出钱,除可口可乐秘密配方的浓缩液外,一切设备材料运输销售等均由当地人自制自办。第四,公关宣传。
可口可乐在当地设立公司,属于国际直接投资,在当地筹措资金属于国外借贷,而这两个都是国际信用的主要形式。国际信用体现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直接表现为资本在各国间的流动,是国际经济联系的一个重要方式。对债权国来说,国际信用意味着资本的流出,而对债务国而言,国际信用则意味着资本的流入,流入的资本被称为“外资”,由此形成的对外债务则被称之为“外债”。
国外借贷是指一国与该国之外的经济主体之间进行的借贷活动,主要包括:
进出口信贷。进出口信贷是指一国政府通过银行向进出口商提供贷款,以鼓励出口、确保进口的重要措施。2005年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了《出口信贷支持国际经营合作协议》,协议金额为50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支持该公司在未来3年内的机电产品、成套设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及境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等“走出去”项目。
外国政府贷款。1979年至2008年,日本向中国提供约2248亿元人民币援助。日本对华援助的范围包括中国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经济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北京地铁一号线为例,其日元贷款占到总投资的20%
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国际资本市场融资主要是指在国际资本市场上通过发行债券、股票及其他有价证券向外国投资者筹集资金。2014年北京时间9月19日23:53,阿里巴巴在纽交所正式开始交易,并且成功上市,吸收了全球各地的资金,成为当时全球市值第四大的高科技公司和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
国际直接投资是一国居民、企业等直接对另一个国家的企业进行生产性投资,并由此获得对投资企业的管理与控制权。这样的例子很多,如2005年5月1日,联想正式宣布完成收购IBM全球PC业务,合并后的新联想不久以13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2009年8月2日,中国吉利控股集团在伦敦完成对沃尔沃轿车公司全部股权的收购。2007年12月12日,中国最大国有电力公司——中国国家电网为首的财团以约为296亿人民币(39.5亿美元)的价格,赢得了菲律宾电网未来25年的经营权。2007年,华为和美国贝恩资本试图以22亿美元联手收购3Com公司,但因美方担忧国家安全而流产。2010年,华为竞购摩托罗拉业务失败,被诺基亚西门子公司以低于华为报价的12亿美元收购成功等等。
中国的对外投资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比较迅速。制造业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领域,但投资行业日益多元化。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目的主要是开发海外市场、获取海外的资源和技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失败的原因也有外国政府对于本国企业资产和技术的保护措施。
国际信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规模大。如可口可乐、进出口银行、阿里巴巴、联想、华为等都是国际大企业,不管作为授信方还是受信方,其涉及的信用规模都非一般企业所能达到的。2)风险大。由于国际信用发生在跨国、跨地区的经济主体之间,授信方对外国政府、企业的资信难以评估,因而其风险可能大于国内信用。3)方向上的不对称性。授信方往往以国际金融机构、发达国家政府、跨国公司及国际商业银行为主,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总体看来仍然是净债务方。
转自:FUTO玩转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