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33 5
2009-07-09
作者:邱林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我国海外并购已由2002年的2亿美元增至去年的205亿美元,占当年对外总投资的50%,但有数据指出去年的海外并购损失也达到约2000亿元的水平,引来市场质疑目前是否走出去“炒底”的有利时机。商务部海外投资研究中心主任邢 厚媛称,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不仅出在发达国家,还出现在发展中国家,但也要关注风险问题。(7月1日中新网)
  实际上,去年我国海外并购损失达2000亿元的新闻,自今年3月份透露后,并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而近来国内企业收购或重组国外公司的新闻频频出现,却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今年以来,在全球跨境并购规模同比下降35%的情况下,我国企业的海外收购总额同比增加40%,涉及金额达到218亿美元,仅次于德国,居世界第二位。特别是从2月份起,我国企业的大规模海外并购案更是风起云涌。
  五矿集团以13.86亿美元100%收购澳大利亚OZ公司主要资产的交易获得成功;中石油完成对新加坡石油公司45.51%股份收购;中石化以72.4亿美元收购Addax石油公司,创下中企海外并购新纪录;苏宁电器注资控股日本老字号电器连锁企业Laox公司,成为第一家收购日本上市公司的中国企业。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一些国内企业发现,原来很多遥不可及的并购目标忽然触手可及,收购价格变得越来越有诱惑力。因此,海外并购的冲动再次被激活。甚至有企业家建议,应该将海外并购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根据一些机构或专家的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的案例并不多,至少有70%是失败的,其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
  分析人士认为,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存在四个明显不足:一是缺乏明确的海外并购战略。二是过于关注收购价格。实际上,更重要的是被收购企业的价值提升潜力。三是我国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经验明显不足,缺乏可持续的国际核心竞争力,缺乏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及关键的核心技术。四是缺乏并购后的整合能力。
  确切地说,一些企业投资失败,主要是在对外投资方面缺乏明确战略,在并购时存在一时冲动的因素,没有针对东道国的法律、市场、劳工、环保等方面做足可行性研究和尽职调查,而这一点往往导致最终的并购失败。例如在我国企业参与并购的过程中,对被并购外企工会的作用过于忽视,往往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为许多国家的工会都相当于一个大股东,这个股东可以不代表资产,但是代表生产力。
  上汽集团海外并购“完败双龙”就是一个例证。2004年上汽出资5亿美元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50%以上的股权,此后,一场跨国“婚姻”,层出不穷的资方与工会纠纷、中韩企业的文化冲突,4年多的“纠缠”,造成两败俱伤,结果这家企业在金融危机下几乎濒临倒闭,不仅给上汽带来亏损,而且在当地引发了许多劳务上的纠纷。
  实际上,上汽在并购之前,只看到对方资产负债表中的包袱,却没有想到相关法律或工会组织可能导致的风险。其教训:一是用产业资本的制造思维来应付海外资产并购的战略思维,我国企业胜算率会非常低;二是产业安全是有边际成本的,不计成本的产业安全极可能是一个“伪命题”。
  不错,全球金融危机为我国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海外并购机会,然而,分析人士指出,此中依然存在风险,从价格水平来看,不管是制造业、服务业的资产,还是能源、资源类资产确实跌价不少,其中的泡沫成分基本已挤掉,但不排除全球经济形势继续恶化,这些资产继续贬值的可能,不能光觉得价格低就作出收购决定,还需要从企业的发展战略来考虑。
  从这个意义上说,海外并购所交的2000亿万的“学费”是值得的。它至少提醒企业或政府相关部门今后应注意两点,首先,我国企业要吸取前期海外并购中的经验,在世界金融危机还没有完全探底的情况下,别太冒进地进行海外并购,要不断通过小规模的海外并购积累经验。其次,政府要通过更有影响力的参与世界经济新规则的制定,为企业海外并购服务。有专家建议,国家应该为企业海外并购设立“根据地”,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当地的法律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等信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7-9 18:55:33
写得不错。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9 22:52:57
写的不错。如果是作者本人写的话,鼓励一下!
其实我觉得国内企业国际化的道路不一定非要是收购啊。国内企业可以试着走出去,通过去海外建立自己的分公司或者先收购一些小的公司,不要动不动就收购一些大的知名的企业。
其实就像作者说的那样,学费是可以交,但是至少学费要交的清清楚楚,不要不明不白的。毕竟那些企业的钱全是剥削我们老百姓的来的啊!
中国人就爱好好大喜功,总喜欢最大最好,其实踏踏实实的做好身边的事情,就ok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15:40: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1 21:10:34
支持海外并购,但要以适当的价格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1 23:08:11
这个学费太高了,主要是具体操办人都不是经济执行领域的,基本属于政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