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认识投资收益率
于德浩
2016.11.8
我先说一个小魔术。魔术师手里拿着5张白纸,给大家展示,“你们看这是真白纸吧?”这时,几个衣着暴露的美女助手登台亮相;突然,魔术师把白纸对手一拍,“啪”5张白纸变成了500元人民币。他再向观众展示,“你们看这是真钱吧!”“呵呵,看见没,俺们家挣钱就这么容易。”
在这个戏法里,白纸是真的,钱也是真的。但是,白纸变成钱肯定是假的。只是魔术师手疾眼快,我们吃瓜群众又是外行,而且还被“美女”分散了注意力。在投资界,也存在这么个障眼法,如果你只是看某机构给你展示的“真实的超高的投资收益率”,那么你成为吃瓜群众就是必须的了。
重要的事情讲三遍,我这是第二次提及此事。半年前,我在《累计净值假象》一文中曾经对此详细说明。我再重申一下,某证券投资基金宣称,“该基金已经运行3年,初始单位净值是1元,3年期间共分红2次,每次分红1元;现在单位净值是0.5元,累计净值是2.5元。所以,3年的总收益率是+150%,平均年化收益率是50%。”
我来解读一下,他们宣传的这些数据当然都是真的;但是当初投资者如果花10万元购买10万份基金,投资者3年时间会净赚15万元吗?我说,当然不会!
一般来说,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开始投资10万元,一年后基金市值增加20万元;基金公司实施分红,“每份基金分红1元”。这时,投资者手里就是10万基金+10万元现金。投资者此时看到很赚钱,“1年收益率是100%啊”;所以,再额外拿出10万元,连同分红10万,再认购20万份基金;此时共计30万份基金,市值30万元。第二年时,股票市场再次翻一番,基金管理人继续“每份基金再分红1元”,这时投资者手里共有30万份基金+30万元现金。此时,基民觉得真是大赚啊;所以,再额外从银行存款里取出20万元,连同30万元分红,追加认购50万份基金。这样,基民手里就有80万份基金,市值80万元。第三年,不幸终于发生了,股票市场大跌一半,基金净值从1元下跌为0.5元。现在,投资者手里有80万份基金,市值80*0.5=40(万元)。
好了,现在回过头来总算一下,看一看投资者到底赚了多少。3年累计本金投入是10+10+20=40万元,现在手上的基金市值40万元,所以说是“到头来,一分钱都没挣。”再看一下股票市场的收益状况,从1元----2元----4元----2元,最后3年的总收益是100%,折合年均市场收益率为33%。
证券投资市场就是这么神奇,基金公司的报告是,“3年基金总收益+150%”;市场3年总收益是+100%;而投资者的3年总收益却是0%。
当然,也可能极少数幸运的投资者,就是在这3年期间,一直没有追加投资,基金分红转为银行存款,落袋为安。他们的总收益率确实达到了,基金公司标榜的+150%。
可是,如此理智的投资者几乎不可能存在。也许,第一年翻倍时,他忍住了,不追加投资。可是,等到第二年,他发现股票市场又翻一番。他就眼红了,气的直跺脚,悔恨当初为什么没有追加投资,少赚了那么多。这时,他一般会把所有积蓄全都押进股市里,2015年6月份的中国证券市场的交易量都爆表了。所以,上面的简化模型认为投资者收益为0,还是轻的。现实的惨烈,是股民和基民们在一轮暴涨暴跌中,财富会大大缩水。
现在我来解构一下,基金公司神奇的投资收益率算法。如果投资本金一定,那么收益率自然是很好计算的。比如,现在100元,2年后本息合计121元,那么年化收益率就是(121/100)^0.5-1=10%。
但是,实际上人们是在不断追加投资的,比如,刚开始投资100,半年后追加200;1年后再追加300,2年后总计收入为660。对这么复杂的情况,就得使用现金流贴现模型。现在假设贴现率为r,贴现率实际就是指人们所说的年化收益率。我们会得到这么一个方程,
100*(1+r)^2+200*(1+r)(1+0.5r)+300*(1+r)=660;
解这个一元二次方程,可得r=7.36%,这就是平均年化收益率。当然,粗略的算法就是2年总收益为660-(100+200+300)=60元,2年的总收益率为10%;折合每年收益率为5%。
显然,对于基金管理公司来言,其管理资本规模是不断变化的,理应用贴现率模型计算,或者上面粗略的估算。可是,为了吸引投资者的眼球,投资“内行”们就搞出个基金累计净值概念去“忽悠”吃瓜群众。大搞基金分红,把皮球踢给投资者,“由他们自己选择是否红利再投资”,投资者自负盈亏,反正是“赖你不赖我”。
证监会当然是明白人,但是又不能明说,否则基金收益率从50%一下子降为5%,基金就卖不出去了。怎么适当保护投资者利益呢? 证监会明文规定,“如果基金净值小于1元,就不能再分红”,因为分红会虚增基金公司的业绩。然后继续提醒,“过往业绩不代表该基金将来的收益。”当然,更标准的警示是,“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投资大师们就不玩这些小伎俩,巴菲特最近三十年的年均收益率约为20%,人家就是按照贴现率去正规计算的。我们说,市场的长期平均年化收益率大约是10%,也是这么个算法。有效市场理论说,大约80%的基金经理跑不过大盘。这就是说,那些宣称自己的基金累计净值年化收益率+50%以上的,实际不过是8%左右的真实收益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