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Net01 发表于 2009-7-12 00:54 
是西南最大的茉莉花市场。买者摊位一百多个,任务是收花拿到工厂里卖,赚取差价。花农也是当天拿去卖,当天不卖,茉莉花的特性过不了一晚,就报废了。所以不管怎么样,花农都必须在当天卖完手中的花。问题就是,为什么花农不自己喊价,而换成收购人的人喊价。喊价过程是:比如甲收购者喊六块,乙收购者喊五块七。
花农不把花现场拿出来卖,是因为想等一个更高的价格,但是奇妙就在这里。甲喊六块,花农不卖,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乙就喊五块七。时间再过一点又有可能回到六块,又有可能降到更低的价格。当然主要问题还是问:“为什么是由买家喊价。”比如你家种米就拿出来卖,价格你插块牌在米袋上放到市场去卖。但是茉莉花市场却是买者喊价。茉莉花每年就这段时间左右的三个月就摘,工厂也就等着这三个月生产,其余时间停产。
花农是一袋袋的卖,一袋大概就是平常一个米袋大小。
谁喊价并不影响成交结果,如何喊价也不影响。谁喊价,如何喊价,要看习惯和便利。
就这里的事情来看,是买者(收购者,中间商)更了解“行情”,花的价格也取决于最终的消费者------工厂,上限在工厂。所以,为便利起见,这里是由买者喊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