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95 3
2016-11-14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16年第44期 出版日期 2016年11月14日


财新记者 覃敏 屈运栩 黎慧玲 安丽敏
1478922367021025.jpg
  11月9日晚7时许,位于北京姚家园的乐视大厦灯火通明。乐视创始人贾跃亭一身休闲装,一路小跑着出现在16层廊道,见到财新记者后停了下来。
  “为何在此时自曝乐视的资金链问题?”财新记者问。贾跃亭答,“发内部信很正常啊。”“未来如何收窄亏损?”“我都想好了。”贾跃亭正准备回答,却被神色紧张的乐视公关人员拉走了。
  11月的第二周,乐视股价大跌和贾跃亭发布的“反思信”,掀起了舆论狂潮。在这封5000多字、被外界称为“罪己诏”的信中,贾跃亭自称多年来“蒙眼狂奔”,坦承乐视发展节奏过快,资金链和融资能力出现危机。长久以来,这家公司各种复杂的模式、产品、生态等虚虚实实的表述,让外界总也看不明白。这一次,它却自曝“家丑”。
  贾跃亭在信中反思:一方面乐视汽车前期投入巨大,陆续花掉100多亿元自有资金,直接导致LeEco(乐视生态)的资金不足;另一方面乐视的融资能力不强,方式单一、资本结构不合理,外部融资规模难以满足快速放大的资金需求。
  乐视缺钱并非新闻,这次的新闻点在于贾跃亭首度公开承认这一点,而且时机和方式都令市场困惑。10月19日,乐视刚在美国召开一场财大气粗的发布会,场地选在旧金山艺术宫,中外500多家媒体受邀赶赴现场。贾跃亭高调宣布推出终端生态系统EUI和智能电视、手机、超级自行车、VR头盔甚至未来的电动汽车等产品,宣布进军美国。发布会的“变形金刚段子”还在坊间流传,怎么就说没钱了呢?
  乐视的资金链紧张到什么程度?乐视可分为三个体系:上市公司体系、非上市公司体系、汽车生态体系。这三大体系一直在不停地融资。据财新记者不完全统计,近六年,“乐视系”至少融到了330亿元,加上贾跃亭个人股权质押换取的资金,大数已接近500亿元。另一边,乐视各个业务板块宣布的投资收购高达750亿元,资金缺口至少在200亿元以上,上市平台乐视网的负债率一度突破70%。
  乐视网六年前上市之初就质疑不断,但随着乐视电视、体育等逐渐取得市场地位,上市公司的营收也逐年翻倍,甚至一度出现翻2倍,成为创业板第一股。但是,资本市场对于乐视的评价一直呈两极分化。力挺者认为,贾跃亭从未浪费投资者的钱,确乎布局产业,比较坦荡。反对者则质疑乐视的野心大于能力,上市公司的业绩是依靠各类未上市板块关联输送、腾挪而来,以炒作股价,但无法持久。此外,乐视非上市板块股权融资散户化,融资拆东墙补西墙的操作手法,也被认为存在高风险。
  9月下旬,在并无任何利空消息的情况下,乐视股价震荡向下,至11月2日放量大跌7.49%,后曝出手机供应链欠款问题。贾跃亭的内部信一出,股价震荡下跌,尽管有明显的资金托市,乐视股价也一度跌破37元,而三个月前的增发价是45.01元,参与定增的机构已账面浮亏数亿。但在贾跃亭自曝家丑及自己“永远只领1元年薪”之后,乐视仿佛反而置死地而后生,并没有发生连续跌停,在37元一线渐渐稳定下来。
  乐视过去几年频下险棋,事后看产业布局转危为机,也因此获得市场追捧。但最近上的汽车项目争议巨大,公司内外都充满不解与担忧。多位投资人对财新记者称,对乐视进入高壁垒、强投入的汽车产业缺乏信心,看不到这一板块和乐视生态的契合点。多位乐视内部人士指出,体育、手机等其他板块的融资因此被挪用、业务受拖累。市场开始观望,看乐视的“生态化反”会否转为“生化危机”?
  反思归反思,贾跃亭自信依然。在11月9日召开的投资者会议上,他称乐视今年生态收入将达到500亿元。他向投资人强调战略不变,不放弃汽车项目,甚至还称超级汽车会复制超级电视获取用户的路径。对此,有投资人困惑地说:烧钱业务不止血,事实上什么都没变,那乐视到底在反思什么?
“PPT公司”融资套路受阻
  2016年1月,乐视汽车和乐视体育两个项目的融资方案,同时摆在了吴刚(化名)面前。“都是财富管理公司、第三方理财渠道或银行的私人银行部来找的我们。”吴刚是深圳一家风险投资基金(VC)的合伙人,在华南资本圈人脉颇丰。
  “乐视汽车要融资几十亿,”吴刚最终放弃,“贾跃亭低估了汽车产业的复杂程度。”
  很多投资人拿到了乐视汽车的融资方案。在掂量和疑虑中,4月份,乐视召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2600家媒体和过万观众参加。投资人常把乐视发布会称为“路演”。此后,“深创投、联想控股等大机构已投资乐视汽车”的消息四处传播。一众中小机构纷纷下定决心跟进。“这很像IPO,有了基石投资人,就容易吸引其他机构跟进。”吴刚如此形容乐视的融资法门,而很多中小机构进入后,又向散户进行收益权分拆销售。
  9月20日,贾跃亭再次召开发布会,宣布超级汽车完成首轮(Pre-A轮)10.8亿美元融资,投资人包括国家电网旗下英大资本、深圳市政府投资平台深创投、联想控股、民生信托、新华联以及宏兆基金等机构。
  一位了解联想控股的人士告诉财新记者,乐视汽车只是联想的一次小股权投资,而非战略投资,类似的小股权投资有几百个项目。
  乐视控股副董事长刘弘告诉财新记者,民生信托承诺在乐视汽车Pre-A轮融资中出资5000万美元,还称缺多少给多少。
  他还透露,乐视汽车Pre-A轮融资采取了债转股方式,接下来的融资将使用股权融资。据财新记者了解,乐视汽车A轮债转股的利率为12%。
  据财新记者不完全统计,过去几年,乐视未上市板块在一级市场的融资达到230亿元,影业、汽车、体育、电视板块都在向市场发售百万元门槛起的私募股权产品。“毫不夸张地说,乐视的项目满天飞。私募市场散户化,乐视是典型。”吴刚说。
  上述融资方案,无一例外以贾跃亭所持乐视网股权作为质押物:“这不是传统VC、PE(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融资方式,而是明股实债。”各类方案都标明了回购日期,一般1年到3年,也有半年期短融:“可以选择不同的期限,对应不同的收益。”
  但这一融资模式未能在乐视汽车成功复制。财新记者了解到,目前中介仍在向投资机构兜售乐视汽车股份。上海一家多次参与私有化投资、向散户发行结构化产品的大型产业基金,拒绝了乐视汽车的募资。在一位曾深度参与乐视多个板块融资的机构高层看来,乐视汽车业务风险太大。
  一家投资了乐视汽车的机构告诉财新记者,一旦汽车板块失控,将要求乐视将这部分股权转换为乐视影业等较好资产的股权,而不是以乐视网股份兑付。
乐视图
二级市场托得住吗?
  对比乐视网上市六年的财务数据,2010年上市当年实现营收约为2.3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833万元,总资产约为10.32亿元。到2015年年报披露,公司营业收入激增至130.1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73亿元,总资产达到169.87亿元。
  六年时间里,乐视网营收暴涨54倍,净利润增长8倍,资产规模增长16倍。不过,截至2015年末,公司账面现金仅为28亿元,2010年末为5.43亿元,六年增长5倍。
  资产负债率则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截至2015年末,达到77.53%。而所在互联网板块的平均负债率仅为32.67%。
  一级市场所有融资的抵押物,都是贾跃亭手中的乐视网股权。据财新记者查阅公告,贾跃亭从上市至2015年10月,先后进行了38次股权质押,仅2015年10月一次就质押股权5.07亿股。截至2016年三季度,贾跃亭尚未解押的股权为5.71亿股,占其整体持股量的83.7%。
  过去几年间,乐视网上市、定增、发债,尝遍各类融资手段。
  2010年7月,IPO募集资金7.3亿元。2013年9月底,上市刚满两年的乐视网提出了定增方案,并于2014年5月完成,募集资金约12.29亿元。这轮定增实施后三个月,乐视再发45亿元定增方案,价格34.76元/股。此后股价不断上涨,2015年5月底,45亿元定增方案被撤回,此时乐视股价已经逼近90元/股的历史最高点。乐视遂将定增方案修改为75亿元定增方案。但随后A股股灾,乐视再改方案。直到2016年8月,乐视终于完成了修改后的48亿元定增方案,价格45.01元/股,禁售期一年。
  A股市场著名的“定增王”财通基金与嘉实基金和中邮创业基金三家公募基金及“牛散”章建平捧场,包揽了8月份的48亿元定增。其中,财通基金、嘉实基金、中邮创业分别认购17.6亿元、9.6亿元和9.6亿元。“牛散”章建平豪掷11.2亿元认购2488.34万股,并以1.26%的持股比例,位列乐视网第七大股东。上述定增股份将于2017年8月8日解禁,占总股本比例为5.38%。
  在近期风波中,乐视股价连续震荡,下探至37元-38元一线,参与定增的四家机构实际账面浮亏近6亿元,其中一家机构回复财新记者称,对锁定期内的浮盈浮亏并不在意,还称“互联网产业预期和实际有差异,经历起落比较正常,需用长期眼光看待”。
  48亿元定增后,乐视旋即提出不超过30亿元的债券融资计划,目前尚未通过备案。
  Wind数据显示,上市至今乐视网共发行了5期债券,共募集资金25.3亿元。另一边,贾跃亭姐弟多次套现后,将款项免息借给乐视网,共计41.78亿元。截至2016年9月,乐视网通过借款融资52.56亿元,其中短期借款29.46亿元,长期借款22.49亿元,负债率从2012年的56.11%攀升至2015年的77.53%。
  由于大量股权质押,乐视的资金链风险最终系于股价。乐视并未公布其股权质押价格,只能按市场行情作出估算。以2015年10月的5.07亿股权质押为例,其质押前7日的收盘均价49元/股。一位券商分析师告诉财新记者,目前股权质押的折扣率大体是股价的30%到60%,预警线则是股价的150%,平仓线是130%:“按最少折扣计,贾跃亭股票质押平仓线大体在19元/股。但如按60%折扣率计,股价跌落至38元/股就会触发平仓。”
“烧钱百亿”不止步
  作为过去两年最烧钱的项目,乐视汽车在乐视内外部都饱受争议,却始终并不停步。
  刘弘对财新记者表示,中美项目都不会停,美国的汽车项目还要全速推进,在浙江湖州的汽车工厂本月底将破土动工,预计投资100亿元,每期50亿基金投入,分两期:“预计未来还要投一两百亿。”
  贾跃亭称,乐视汽车已陆续花掉100多亿元的自有资金。乐视汽车项目隶属于乐视控股,还未单独成立子公司。截至目前,乐视公开宣布的汽车板块共有三个整车项目、与之配套的乐视车联和充电桩公司电桩科技,还包括一家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公司“零派乐享”。
  三个整车项目最受瞩目:乐视超级汽车、投资10亿美元的美国法拉第(Faraday Future)以及与英国阿斯顿·马丁成立的合资合作公司。
  这三个项目对外公开的进展是:今年1月,美国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上发布法拉第概念车;4月北京车展,乐视超级汽车概念车亮相。并有知情人士称,乐视汽车还将植入电影《变形金刚5》。
  至今,尚未有商业量产车型宣称实现无人驾驶,按照各大汽车公司公布的时间表,沃尔沃最早推出时间是2017年,其他公司大都集中在2020年前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公布的智能汽车技术路线图显示,无人驾驶的实现时间是2025年。
  从贾跃亭2014年12月9日在微博中宣布乐视将进军汽车业,至今还不足两年,据称,乐视旗下首款量产汽车产品将是一款大型车,对标特斯拉Model X,其自动驾驶水平直接瞄准全自动驾驶。
  但法拉第和乐视汽车概念车一经亮相便被称“PPT车”,被市场人士批评“徒有其表”,距离实际量产较远,仅停留在宣传材料上。
  究竟100多亿元烧到了哪里?刘弘回应称,乐视汽车在美国建厂、雇佣工人以及研发,还有收购两家公司的股权,比如易到。
  汽车业资深人士告诉财新记者,汽车产业链比手机长,一辆传统汽车上万个零部件,复杂的车型可多达2万多个。“汽车内部智能化配备也多,有的汽车里涉及的代码比一架战斗飞机还要多”。即便拥有雄厚技术积累和开发经验的跨国汽车公司,一款全新车型的设计、开发、试验验证等周期仍长达4年-6年。传统汽车行业在100多年的发展中筑起森严的壁垒,新晋者要突破异常艰难。中国自主品牌经历了十几年的市场化探索,至今在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上处于相对落后水平。
  汽车电动化降低了进入门槛,汽车智能化则让互联网公司占据优势,这两项成为互联网公司造车的基本逻辑。再加上中国对电动汽车有补贴政策,更刺激不少企业投资布局电动汽车。美国特斯拉汽车公司是行业先驱,贾跃亭更是亦步亦趋。美国项目法拉第的命名和特斯拉一样,选用了著名电磁科学家的名字。法拉第从特斯拉挖角数名高管,法拉第高级研发副总裁尼克·桑普森(Nick Sampson)曾任特斯拉董事、总监。在11月9日的投资者会上,贾跃亭甚至称乐视测试车的关键指标已经“实现对特斯拉的超越”。
  特斯拉创建于2003年7月,融资十多次,规模超过40亿美元,但盈利状况仍在持续恶化,2010年上市以来仅在2013年第一财季实现盈利,其他时候均亏损。2016年第二财季报告披露,特斯拉单车亏损额达到2.1万美元,创下新高。
  特斯拉奋斗十几年还在盈利泥淖里挣扎,乐视呢?
  美国《汽车新闻》10月21日报道称,AECOM副总裁兼项目主管Robert Gay10月10日向法拉第发出警示信,称法拉第拖欠9月份共2100万美元工程款。AECOM计划等待十天,逾期没有收到欠款就将停工,直至资金问题解决。AECOM主要负责法拉第内华达工厂的建设。
智能硬件根基未稳
  乐视手机资金压力爆发。贾跃亭在11月6日的内部信中承认,9月发布的乐Pro 3供货出现问题,原因是供应链未能跟上前端的高速扩张,“再加上一贯伴随LeEco发展的资金问题,导致供应紧张,对手机业务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影响。”
  在贾跃亭发信之前的一个星期,有渠道商反映乐Pro 3无法发货。深圳手机业内人士反映,乐视拖欠供应商货款,有些供货商两个月前已经停止供货。
  贾跃亭承认手机供应链确实存在货款逾期的问题,但对财新记者称,乐视手机与大的供应商保持良好合作,只有一些小的供应商容易被别人说动。
  市场传乐视拖欠供应商100多亿元货款。乐视予以否认。刘弘拒绝回答出现货款问题的供应商数量和资金缺口。
  若按乐视每个月出货200万、每台成本1000元计算,每月货款约为20亿元。但逾期货款比例、账期,乐视均未公布。接近乐视手机的人士向财新记者透露,乐视手机的供应链一直受资金困扰,供应链的账期越来越长。
  乐视近期对供应商的安抚已见成效。信利是乐视的屏幕供应商,多位接近信利的人士称其收款不顺。但信利官方以静默期为由,不评论“个别合作伙伴的经营情况”。欣旺达是乐视的主要电池供应商,称有少量货款延期,但仍与乐视正常交易,且愿意支持乐视的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11-14 20:07:01
  手机是乐视生态的重要硬件平台,曾对外宣称手机2015年出货量300万台,2016年出货1000万台。贾跃亭称,乐视手机目前出货量达到1700万台。然而,在投资者会议上,贾跃亭坦言手机业务在过去一年半中,并没有实现心目中理想的用户模型。多位渠道商向财新记者证实,今年上半年,乐视手机销量不错,但七八月之后就“卖不动了”。
  接近乐视手机的人士透露,乐视手机的研发团队比华为、OPPO等厂商小很多,无实力开发多款产品,常常需要在上市时间和产品质量之间平衡:“乐Max2都卖了两个月,指纹识别功能还是不灵敏。这怎么和华为这些大企业拼呢?”
  刘弘承认,乐视手机一直没有实现正向现金流。
  乐视的所有硬件都希望复制乐视电视的商业模式。互联网电视是乐视将自己与其他视频网站区隔的标志。2013年5月推出的互联网电视,让乐视从视频网站巨头优酷土豆、爱奇艺的光环下走出,大力宣扬其“平台+内容+应用+终端”的商业逻辑。经过三年多发展,贾跃亭称,乐视超级电视保有量即将突破1000万台,并开始进入利润期。从过去两年财报看,超级电视亏损的确在收窄。2016年上半年,乐视电视运营公司乐视致新净利润亏损5687万元;而2015年、2014年,净利润分别亏损7.3亿、3.86亿元。今年年中,乐视致新开始了新一轮融资。
  目前,互联网电视市场竞争激烈,具有广电牌照优势的芒果TV、黎瑞刚主导的微鲸电视,同乐视一样打生态牌的小米电视等,都虎视眈眈,行业格局远未落定。
两大内容体系受制
  乐视从视频网站起家,早年已积累大量内容版权,通过乐视影业、体育两大子公司的运作,进而反哺整个乐视生态。
  乐视体育在垂直领域占据了重要一席。今年3月,乐视体育完成80亿元B轮融资,加速体育全产业链生态布局,大手笔购买体育赛事版权,切入赛事运营。截至2016年4月,乐视体育拥有超过310项体育赛事的转播权,每年直播1万场次以上的比赛,其中72%是独家权益。
  版权库囊括中超联赛、香港地区英超联赛和NBA、CBA赛OTT端,国足12强赛等版权。在一些重大赛事上,乐视体育还采用了刘建宏、黄健翔、李铁等知名专业解说、多路信号直播的方式吸引球迷。
  但经历两年多高速发展后,乐视体育的处境微妙。
  一名乐视体育内部人士对财新记者称,80亿元的融资实际留在乐视体育的仅一半,除了还乐视控股10多亿元早期借款,另有20多亿元被挪用到了其他业务线。在体育版权价格全面飙涨,在整体资金趋紧的压力下,乐视体育已在版权领域拼杀乏力。
  但贾跃亭否认挪用乐视体育的资金,他对财新记者解释称,“那是乐视控股借给体育的钱。”
  因资金链紧张,乐视体育已采购的部分体育版权和赞助、入股合同面临违约风险。据一名乐视离职员工透露,乐视体育超过一半的版权都处于拖欠合同款的状态,一度需要从其他地方挪来资金维持运营,版权款项现在只能往后拖。
  2015年11月,乐视体育成为2016年-2020年ATP(国际男子职业网球协会)中国大陆独家新媒体合作伙伴和白金赞助商。据接近乐视的人士透露,乐视至今还拖欠ATP的合同款。
  因资金紧张,乐视20亿元入股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的计划泡汤了,仅以5000万元赞助费冠名“北京乐视国安足球队”。此外,乐视体育内部现在的态度是“收缩赛事”。
  在多位投资人眼中,乐视体育无论在乐视体系还是在体育产业领域,都称得上优质资产。“如果钱没有被挪走,我们能发展很好。”乐视体育一位内部人士表示。
  另一个内容公司乐视影业,提倡电影产业互联网化理念,成功运营了《小时代》等IP(知识产权)电影。不过,今年重金押注的《爵迹》却口碑、票房双双失利。11月9日的投资者会议透露,乐视影业目前的票房比去年全年增长了30%。今年乐视影业上映的电影中,《盗墓笔记》票房10.04亿元、《赏金猎人》2.13亿元以及《超脑48小时》1.04亿元,而《爵迹》最终仅录得3.83亿元,四部电影目前合计取得票房17.04亿元。
  中国票房经历过去两年高速增长,涨势在二季度戛然而止。乐视影业CEO张昭认为,“虽然票房出现拐点,但互联网的需求仍然在,乐视影业未来的方向是IP化+全球化。”
  将乐视影业装入乐视网原本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今年5月,乐视网披露了98亿元收购乐视影业的预案,11月8日一纸公告宣布收购无法按期完成,乐视网将业绩承诺期延后了一年。
乐视最大的风险
  乐视在资本市场一直充满争议。
  今年43岁的山西籍商人贾跃亭,是乐视的灵魂人物,野心勃勃,勤奋顽强,事必躬亲,也曾被市场视为乐视最大的风险。
  2014年11月,贾跃亭“病愈”归来,打消了一些市场疑虑。随后,贾跃亭加速推出了手机项目、汽车项目、体育项目等融资计划。在资本疯狂追逐“互联网+”概念的2015年,这些项目备受青睐,估值水涨船高。
  乐视体育CEO雷振剑曾对财新记者介绍,2015年三四月份,乐视体育A轮确定了几个大的投资人之后,有投资人为了要份额,每天都给他的办公室送花。
  追涨乐视的投资人无法约束贾跃亭。乐视内部高管认为,上市公司在监管层的关注下,治理结构相对完善,虽然乐视控股的其他公司与乐视网之间的关联交易备受诟病,但这属于灰色地带。非上市公司那部分,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由贾跃亭决策。有些项目会设董事会,投资人也会派驻董事,但是董事会形同虚设,基本上都是大股东乐视控股决策。一位乐视投资人称,“老贾做什么、不做什么,都是自己说了算,不会被股东左右。”
  但一位上海证券行业人士认为,乐视网也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譬如版权成本直线摊销方式,譬如控股子公司承担的亏损。“行业里都知道乐视网存在的风险,不看好的投资机构根本不会碰它。但也有些机构在乐视网上赚了钱,赌乐视网的预期,从投资的角度还是会追。”
  现在的乐视拥有七大生态、十多家核心子公司,最顶层是贾跃亭绝对控制的乐视控股,其他每个子公司都有一套管理班子,还根据重大项目拉出独立的管理架构。这种管理型、项目型并举的公司治理结构一直被乐视视为创新,但在一些投资人及乐视内部人士看来,乐视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健康的企业文化,最终将制约乐视的良性发展。
  贾跃亭频频质押管理团队股权的做法也引发内部不满。接近乐视的人士透露,2014年6月成立的北京鹏翼资产管理中心,实际上运作的是管理团队持有的乐视体育股权,乐视体育多名高管雷振剑、强炜、金航、刘建宏等都是该公司股东。2016年7月,这家公司的股份以5942.7万元质押给深圳英大资本。据财新记者了解,乐视体育一些高管离职与此有关。
  贾跃亭坚持召开的总裁会、业务协调会等各类会议经常通宵达旦,“这些会通常冗长又无意义,我一点也不喜欢这种管理方式。”一位曾经担任乐视高管的人士直言。
  一位与乐视熟稔的投资人曾对财新记者称,乐视的内部管理非常混乱,贾跃亭总是冲在最前面,很多高管在他面前不敢说话,没有谁能真正帮助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4 22:21:07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5 09:57:07
thanks for shar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