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既然是人写的,就必然会有个人感情,或者说个人偏见在里面。里面的内容若有得罪还希望各位海涵。当然也欢迎各位的板砖。
北京
要品评城市,安资论辈来讲,我们不得不先提起北京。北京什么性格呢?套用易中天老先生的一句话就是:大气纯和。我极其的赞同这句话。要是您以前没去过北京,第一次去领略一下首都的气质的话,建议你去长安街走走,去天安门广场转转,北京从建筑风格上是什么样子?正南正北,气势恢宏,这倒也不见得北京的楼高,但是绝对的大,柱子都要比别地的大一圈,而且给人的感觉厚实。
俗话说的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北京人正继承了北京城这种性格。天子脚下长大的都是什么人啊?不是皇亲国戚,也是贵族了。既然是中央的人了,就需要政治敏感度,要有国际眼光,要把国事都当成自己的家事。拿易中天一个精辟的笑话来说给大家听听。易中天有一次去北京出差,坐车的时候跟的哥聊了起来,那时正好赶上十六大。
的哥:您来了?
易老:来了。
的哥:干嘛来了您?
易老:出差。
的哥:十六大?
易老:不是。
的哥:哦,我瞅着也不像啊。....知道十六大干嘛的吗?
易老:听说是政治局换届。
的哥:知道换谁吗?
易老:不知道,这不会还没开吗?
的哥:嗨,您这都不知道啊,告诉您吧,锦涛了,家宝了,邦国了,庆林了,庆红了。
(搞得跟都他哥们似的)
北京人大气,还体现在为人,你要是好哥们管他借五块钱,你要是老是惦记这事,想赶紧还他的话,他绝对这么看你:“怎么着?五块钱至于着急吗你?瞧不起我,不把我当哥们是吧你? ”嗨,您看北京人这样,您还真别乐。要是他借了你五块钱啊,他也指不定能不能给你还呢。
北京人平易近人,不管你是男是女,都喊你哥们,只要他(她)不对你有特殊的想法,朋友在一块是没有男女之分的,那叫一个没有距离。前几天,跟大四的一起吃饭(没喝酒),吃完饭一北京的学姐双手拉着我的胳膊说:“小薄啊,我们家**真的挺好的。....”岁数都差不多的人,拉着我的胳膊,我没有感觉到一点不合适,她没有感觉有什么尴尬的。要是这事发生在别地女生身上,就不大好了,当然也很难发生在别地女生身上。
北京人朴实,北京这算是大城市了吧,北京人总得有点所谓的城市人的气势了吧?我告诉你,没有,真的没有。要是一看到大街上一个小伙子,胡子没刮,脸也跟没洗干净似的,他要是身上穿着班尼路,以纯什么的,那是山东的,要是穿着杰克琼斯,nike,addias,那是北京的小伙子。
您瞅着他那身衣服肯定觉的,可惜了这衣服了。
北京人喜欢调侃,没有人不敢评的,没有人不敢调侃的,远到奥巴马,近到胡书记。大到政治局常委,小到居委会大妈。远到也门坠机,近到北方的旱灾。大到***,小到上海楼塌,而且不但侃别人,也帮着别人侃自个,那叫自嘲。这还有一个关于北京人的笑话。说一个高中姑娘,上课的时候照镜子,被老师发现了,这个老师就得教育她了,说:“你一个高中生不好好学习,整天就知道打扮什么啊?还化妆,像样子吗?” 这姑娘当然不甘示弱,振振有词的问老师:“老师,您瞅瞅我这张脸,不化妆能看吗?”
这就是北京人,敢于自嘲,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敢于自嘲,是一种最大的自信。北京人感觉自己是皇城根上长大的,什么世面没见过啊?什么人没见过啊?自从生下来就有一种优越感,感觉自个就是那个瘦死了也比别地的马大的骆驼。也就是北京那种无所谓,爱咋咋地的心态的原因所在。
要说北京人的缺点啊,还真不少,首先就是他们那种感觉生下来就高人一等的心态,决定北京人是一群不知奋斗人,您看看《奋斗》中那群年轻人,那岂是奋斗,简直就是没事瞎折腾。您要是到北京看看,一个小伙子二十七八了,还叫父母养着,有的是。用一个词,来形容北京人的生活姿态的话那就是:晃晃悠悠。
还有一点,那就是办事不靠谱,您要是跟他们商量点什么事,别提他们答应的有多痛快了:“成,没问题,嗨,小事,您就放心吧您呢(nei)。”他们这样答应你,你可别真的就放心了,说不定他那次转屁股的时候就把这事给忘了。不是他们虚,而是他们连自己的事都不当事,你还指望他们把你的事放在心上么?
去年秋天,我就借我们学校一个北京哥们的学生证,他当时跟我说:“我不知道我女朋友最近能不能用,要是她不用的时候,我借给你。您甭着急。”结果让我等了一个星期,到头来告诉,他女朋友还真用,您瞅瞅,您瞅瞅,把事交给他们您放心吗?
上海
要说上海的话,不知道你会不会也立马浮现出来这点:上海人瞧不起人。上海人看那人都是乡下人。在上海的词里面,外地人都等于乡下人。其实这点是相互的,那次我曾经说过,上海人瞧不起别地人,最瞧不起上海人的就是北京人了,现在看来这句话还是说的狭隘了点,我觉得很多人看上海的心态,跟上海看别地人态度是一样的。当然了,谁也不敢说上海人是乡下人,但是总会冠上小市民之类的词,这也不是夸他们吧。
要是说人家上海人的优点呢,还真有,上海人讲规矩,重规则,听制度的,按游戏规则办事。这样的人做合作伙伴还不错。一是不会像北京人那样跟你讲人情味影响了生意的进行。二是,咱谈明了合同就会按合同上的办。
都说上海滩,上海滩的,上海人也正是一种沙滩的风格,一种沙子的特点,你是你,我是我,不抱团。上海人有两句经典的口头禅就是:管侬啥事,搭我屁干。就是说:这件事是我的,与你有什么关系?那件事是你的,与我有什么关系呢?你别指着上海人在生活中能帮你什么事,当然了你也别怕他们会有什么事求你。
上海人精明,就是精明在斤斤计较的基础之上的,把帐都算明白了,一分钱,一毛钱的去挣,去算计。你别看要是论面积上来说上海这可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但是你要是跑进上海里面,你可一点感觉不出上海的“大”来,感觉的一个字就是“挤”,道路不宽,而且楼盖得也密,一大群人在分这么一块有限的地,你说上海不计较行吗?
广州
身边的广州人不多,根据别人的介绍,和通过各种媒体对广州的观察。觉得广州是一个市场化走的最好的一个城市。够“职业”,他们将很多东西,都是职业化了,都市场化了。用我一个哥们的话来说:广州的服务员当的都比别地的标准。
广州人走在最前面,也敢于走在最前面,源自于邓小平的一个决策,让一部人先富起来,为什么把这个决定下在了广州,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广州人胆大,广州人什么都敢做,什么都敢吃。
有句话说的好:山高皇帝远。自古以来广州就离着中央政权足够的远。政府管不到,政府管的到得,等政策下来,对策早就出来了。所以中央也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契,你就在那边闹腾吧,只要别太过分就行。广州人的胆子也越养越肥。其实,机会啊,还有发展了,也就喜欢青睐那些不守规矩,敢为天下先的人。
成都
要说这个成都啊,典型的就是一个安逸。一个天府之国,一个世外桃源,土地肥沃。地理特点特殊,成都山城啊。李白不也写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当时并不是很强大的刘备听从了诸葛亮的建议建都四川,易守难攻啊。正是这些种种原因,造成了四川人,成都人安逸,与世无争的性格,成都人走路的速度比别地的人都慢半节。
成都人与世无争到什么样?宿舍里有一个人重庆(差不多),脾气好,人缘好,这个咱不说。那次去买东西,老板要价120。要我觉得最多也就值60。宿舍的哥们,听120,好,就给你120,也不讲价。到头来,老板到不好意思了,付账的时候说:我收你115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