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复产业被认为有上万亿的市场空间,在利好政策的刺激下,“十三五”期间,我国土壤修复潜在市场巨大,地方土壤修复政策密集出台,行业投资前景看好。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后,受益于土壤环境保护的政策红利,国内土壤修复市场热度空前。据业内测算,“十三五”期间,我国土壤修复潜在市场巨大,面对这一“掘金场”,国内外众多资本跃跃欲试,摩拳擦掌。企业怎么才能通过技术创新,抓住其中的机遇?
环保部于11月8日发布《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征集截止日期为12月6日。《办法》条理清晰可实施性很强,为“土十条”的进一步延伸和细化,为未来《土壤污染防治法》推出做铺垫。土十条为土壤修复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行动框架。
我国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十二五”期间,我国土壤修复市场发展较迅速,呈“V”字形上升。据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保守估计,“十三五”我国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将达849亿元。未来市场规模最大的四个区域是华东、华南、华北和华中,市场发展较快的重点省份是广东、江苏、上海、北京、浙江、湖南和重庆。
目前,我国土壤修复技术仍停留在实验室水平,缺乏经济有效的土壤修复产业化成熟经验,土壤修复面临修复人才和技术短缺的问题。对此,行业内的一些企业表示,一方面,现在要完全实现技术自主研发很困难。另一方面,则是国外企业坐拥先进的土壤修复技术和经验,窥伺着中国偌大的市场。
中国的土壤修复虽然起步晚,但这意味着可以起点高,有更多经验可以借鉴,可避免走国外修复产业发展中走过的弯路,“十三五”期间我国土壤修复产业有望快速发展。
原文地址:
http://bg.*/report/detail/458/161111-40f610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