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 数据分析与数据科学 JMP论坛
1932 4
2016-11-17

过程能力分析的窘境


- 迟迟不来的稳定





关键词:过程能力、SPC、稳定


过程能力作为质量管理中对工艺或产品重要评估方法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它消除了不同行业之间工艺、产品指标纲量的限制,形成了统一的评价标准,为企业的推广铺平了道路。然而在实际落地的时候依然面临不小的挑战。


过程能力分析的案例.png



过程能力分析的案例



其中从业人员最为困扰的问题之一便是进行过程能力评价前提条件“过程稳定”。这一要求源于过程能力分析的基础,过程能力反映了稳态下该过程本身所表现的最佳性能(分布宽度最小)。因此,在稳态下,过程的性能是可预测的,过程能力也是可评价的。离开稳态这个基准,对过程就无法预测,也无法评价。


通过SPC控制图可以观测到存在一些异常点.png

通过SPC控制图可以观测到存在一些异常点



于是我们经常会面临这样的窘境,管理层需要质量工作者提交过程能力的分析报告,一天、两天甚至一周过去还没有结果。找来质量经理了解情况才明白,原来过程“不稳定”不能进行过程能力分析,他们正在全力找出过程异常波动的原因,并想办法解决。也难怪迟迟没有结果,消除工艺波动的原因相当于进入一个工艺改良的进程,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实现。诚然这类是相当严谨的质量工作者,值得我们尊敬。然而即使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最终使工艺稳定了,计算出了过程能力,也仅反映的是以后的过程状况。对于质量管理来说,了解当前的产品与工艺的情况是首要的任务,从而做出科学的决策。就这一层面上来讲也弱化了过程能力在质量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更有甚者在计算过程能力之时将异常数据排除在外,此法更不可取,失去的数据最起码的真实性。


迟迟等不到过程的“稳定”是不是就无法运用过程能力来进行产品与工艺的评价了呢?其实未必,过程的不稳定数据反映的亦是当前工艺或产品状况的一部分,将其纳入过程能力的计算能使我们对现状有所了解,虽然在精度方面有所欠缺,但是好过没有。另一个层面,当最终将影响过程稳定的因素消除后,再次获得新的过程能力值可参考先前的计算值来评估工艺或产品改善的成效。


工艺改进前后的过程能力对比


工艺改进前后的过程能力对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12-15 08:22:39
作为一个小小的工程师,一直致力于推广基于统计的质量管理,但始终难以得到领导、同事的持续支持,感觉好无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6 20:51:34
改善后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6 20:55:44
firstadd 发表于 2016-12-15 08:22
作为一个小小的工程师,一直致力于推广基于统计的质量管理,但始终难以得到领导、同事的持续支持,感觉好无 ...
前路漫漫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9 15:54:58
理论终究是理论,需要结合实际,使自己的理论在实践中升华,提炼出精华,这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