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今年二季度以来,国内电影票房持续缩水。但长期来看,我国电影产业仍将持续增长,未来十年票房增速有望稳定在15%以上。作为产业链中的中下游,电影院线显著受益,并在全国遍地开花,扩张迅速。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今年票房大概会在460~4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5%~10%。电影票房增速有所放缓,其中重要原因是由于电影质量下滑,以及电影票补贴大幅减少。随着电影市场恢复增长,预计在2018年将比肩北美市场,票房总额超过100亿美元,在这之后便跃居为全球最大电影市场。
电影产业链主要有四个环节,分别是制片、发片、院线、影院。所谓院线,是指通过资本纽带,将电影发行主体和电影影院组建联盟,以实现统一的品牌、管理,便于排片、经营。
据《
中国电影院线和电影院运营模式及投资策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院线数量为255条,其中城市院线数为218条,农村院线数37条;到2014年时,我国院线数量已增至299条,其中城市院线增至252条,农村院线数增至47条。
整个电影院线市场格局初步形成,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以万达院线为主,年总票房超过40亿元;第二梯队,以星美、大地、金逸为代表,年总票房介于20亿至30亿间;第三梯队,以横店、中影数字为代表,年总票房在10亿至20亿之间。
目前来看,未来出现大量新院线的可能性不大,但位于前三梯队的电影院线恐将迎来洗牌。院线龙头为扩大市场份额,会适当向下兼并。届时,行业集中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并形成5-10家大型院线。
在院线公司的业务收入构成中,主要有电影发行收入、电影放映业务收入、卖品收入、广告服务收入四大类。从各类业务收入来看,毛利率都较高,增长势头大好,广告服务业务毛利率最高可超过90%。
综上,随着电影产业持续升温,电影院线的前景日渐明朗。在掌握足够的话语权后,预计会有更多电影院线向上游的制片、发片环节延伸,最终成长为综合传媒集团。
转载自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