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货币的价值规律
2016年12月3日
现在,让我们把心思放在货币上面
有人写评论到:
说到底,货币的力量本质上是信用的力量。围绕着信用内核,货币这一媒介工具必须服从服务于信用的发展、扩张、延伸、深入,促使信用精确化、模式化,使信用从潜在状态进入到现实状态,从经济领域深入到社会文化世界。当信用工具契合信用价值时,经济文化往往得以繁荣;而当信用工具背离信用价值时,社会进步往往受到阻碍。
关于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credit money)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目前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基本都属于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由银行提供的信用流通工具。其本身价值远远低于其货币价值,而且与代用货币不同,它与贵金属完全脱钩,不再直接代表任何贵金属。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引起经济的恐慌和金融混乱,迫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脱离金本位和银本位,国家所发行的纸币不能再兑换金属货币,因此,信用货币便应运而生。当今世界各国几乎都采用这一货币形态。
通过对货币的考察,我的看法:货币是代表财富的抽象符号。 也就是说,货币的价值,是人赋予给它的 我想,这是人们为什么喜欢货币的原因,因为得到货币,就意味着潜在的得到财富。 那么,货币是怎样实现她的价值的呢?毫无疑问,货币是通过购买,通过消费来实现价值的,通过帮人们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从而实现货币的价值的。在这里,我们看到,货币是为人服务的,同时货币是用来消费的,所以,那些赚钱不花钱的人是没有乐趣的。这样看来,金融危机是货币危机,是人们少钱花,并不是这个世界没有财富。考察货币所对应的商品,商品的价值也是需要被消费掉才能实现的。因此,那些累积大量财富而不用掉的人同样也是愚蠢的
这样看来,解决金融危机的办法一是多发纸币,发给穷人,二人多发财物给穷人,而无论送钱还是送物,实际上都是在实践德性。 这样看来,财富的问题涉及到人生价值观的问题。 崇德学派认为,经济学应修身立德,正德厚生,崇德广业。
财富究竟是si有的还是gong有的? 天下财富是为一个人或几个人准备的吗?显然不是,大自然是公正的,日月无私照。上天有好生之德。既然如此,少数人占据大量财富就是不合法的。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屯集大量货币财物,导致货币财物失去它真正的意义!
还必须要指出,货币就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特殊性就在于货币能能通行商品市场。 这就是一种权力,货币成为商品经济中的管理者,就相当于在人群推举一个领导人是一样的,货币本质上就是在商品世界中被人为推举出来的支配其它商品的商品。 因此,得到货币就能支配财物,支配财物就能近一步支配人。能支配人就能对人有管理权力。 于是货币就这样符合逻辑的主宰了人间。而这一切都是人赋予给一个名称为货币的价值。
所以对待货币问题,不能不慬重。
有三种力量在人世上是真正的力量,一是权力,二是金钱,三是法律。
考察万物的存在和钱的由来,皆是秉持善德而来,唯人类不识此理,使世界失去生气,面临危机,所谓的西方文明,是文明还是野蛮!违背上天精神的人,都必然要受到灾难。
我们需要对货币的合法性问题进行探寻,以变找到货币的价值规律。 人们将货币作为财富的抽象符号,以货币来代表财富,以货币作为财富的总命名,又跟各种物品定价,用货币来确定物的价值属性。由此,货币完全成为了财富的抽象存在。 货币其实上被人赋予了经济的灵魂性含义,货币理论成了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由于货币是财富的抽象存在,因此,财富的价值规律就是货币的价值规律。 而天下财富——万事万物都有定则,即客规规律。 因此,货币的灵魂就是客观规律,货币的运用受客观规律的制约,只有货币的使用与客观规律相符时,货币才不会起破坏作用。
当我们感叹权力被滥用的时候,我提醒人们,金钱也需要监督。
回头来看,货币的本质就是财富的抽象存在,说透明点,其实,货币就是代指那个使万物得以生成的道。结论:货币的本质是人性,是道,是规律,是天命法则,
什么商品适合作为货币呢?貌似什么商品都可以作为货币,但必须要适用。黄金过去被长时间作为货币,但由于黄金供需不足,最终被抛弃。纸币与黄金储备脱钓。 真正来说,有什么货币能够代表这世界的财富呢?纸币也不行,我想只有心了,唯有心能包含宙宇。
所以,货币理论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天人合一。 花钱,花时间,不如花心,人生一世,有心一颗就够了。 人心,的确为财富的根本。 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不是时间,而是人心。哈哈! 花什么不如花心思好。我认为心灵所能带来的财富远远大于货币所能买到的东西,这就是我想要表达的观点
参考资料:货币权力的本质及其法学审视
http://bbs.liuxue86.com/4406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