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复习高的宏观,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在讲国民收入核算的时候的i=s时,是一个事后概念,也是一个实际的相等的量,但是其后所讲的两部门的i=s及is\lm的推倒用的都是计划的量,比如随便找一道题目,i,s,g,x-m都是计划的量,这样在用is-lm进行财政政财和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时候,其实质是用一种接近于实际,但是却是不是建立在实际数据的基础上来进行的调整,我把它理结成数学上的坐标轴的平移,一个是计划中的is-lm,一个是现实中的is-lm曲线,但是现实中的我们是不会看到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计划中的is-lm曲线来调整并间接影响实际的量,对于is\lm的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同方向的使国民经济产出增加或减少,而像规则这样的理论则基本上是完全处于实际的基础上考虑的了。所以,只有在进行gdp的核算时用的是实际量、事后量,该书的其他章节都是用的计划的量,事前的量,而这些调整手段也是一方面有其于实际的连带效用,另一方面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请指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3 22:24:2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