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235 0
2016-11-27
经济之声
央广经济时评
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东北振兴才有“底气”

撰写:崔砚东、汪威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人才的作用很关键。当前东北经济低迷,正伴随着人才的流失。国家发改委振兴司司长周建平所说,“东北人口流失没有那么严重。但是要承认,10年流失的100多万人中,很多都是高层、管理层的人才。”



其实,东北在人才方面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以辽宁为例,全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达8035名,位列全国第5位。可以说人才数量并不少,人才质量比较高,关键是,怎么让这批优秀的人才安心留在东北,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为他们营造创新、创业的空间。

一位核电央企的高层透露,企业曾经委派辽宁某国企的两名技术人员前往国外学习,但是这两名技术人员在回国后,却被外地企业挖走,离开了辽宁。这样的情况在东北并不少见。



一方面是现有人才“飞走”了,一方面是未来的人才“留不住”。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今年第三季度,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就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75、1.69和1.59,东北地区为1.4,工作机会最少。而毕业生最为看重的薪酬方面,长春、哈尔滨和沈阳在全国34个主要城市中分列倒数第一、第二和第六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留不住人才,就不可能谈东北的振兴。从人口经济学角度看,一个地区的人才流失与经济下滑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而且彼此还相互作用。经济的落后,导致人才没有发展空间,人才出走,又使经济无法发展。东北的经济就陷入了这样的一个怪圈。



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东北地区相关政府和部门也曾想过不少办法。海外招聘、高薪留人,可想要留住人才,绝非提高薪水这般简单。与东南沿海相比,东北一些地方政府的手还是伸得太长,市场的手又显得太弱。表面上的留不住人才,实质上是东北陈旧的体制机制的反映。

振兴东北,留住人才是关键。“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对东北来说,这绝非一句笑谈。东北地区要想留住人才,别无他途,唯有改革。只有大力破除体制机制的顽疾,打破不合理的条条框框,打造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如此,才能吸引“大雁北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