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808 0
2016-12-02
分析 难度上,相对于之前年份真题近几年考题难度适当加大,体现在:

(1)部分名词解释有点偏,绝大部分考生能写几句,但是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组织语言才能得到高分,甚至是满分。

(2)简答和论述题都是一道考题后面跟几小问,各小问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一定程度上给考生带来恐惧感

(3)有些论述题,在指定教材上找不到答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综合或涉及其他教材内容。

第二部分 试题举例

(1)往年试题之间具有关联性、重复性。对于涉及的知识点要深挖掘。

例:2014年名词解释第一个“价值悖论”,难倒很多同学,其实在2010年试题中选择第4个“人的一生不能没有水,却可以没有钻石,可是一般情况下,钻石却远远比水贵,此时”。就涉及到了价值悖论这个知识点。如果当初在复习时,能深挖这个题回答起来并不难。

(2)高度重视课后题。

高鸿业教材课后题大家在复习时一定要好好做一下。有些试题就可能直接来自课后题或课后习题的改编。例如2013年简答题第一个考查三级价格歧视与统一定价条件下的产量水平以及利润水平的比较,此题与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第7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课后题第6题非常相似,建议考生平时多做题,熟悉解题思路。

(3)涉及经济学图形的,一定要会画。

例如,2013年试题中第一个名词解释“经济租金”,如果画图作答会更具体形象。

(4)重视兄弟院校的真题借鉴作用。

例如2012年试题中简答题第五个中分析“短期成本和短期产量之间的关系”与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试题中的一道题非常相近。所以时间充裕的同学,推荐多看兄弟院校真题,对考试很有帮助。

(5)不要只拘泥于高鸿业教材浅层内容。

近几年试题难度有所增加,试题选拔性质明显显现,涉猎广的考生也就容易得高分。推荐有余力的同学看看一些经典的经济学著作。

(6)留意身边的经济学。

学以致用,对于身边生活中的经济学要多做总结,用经济学原理加以分析。例如2014年试题中的摇号分配车牌号,2011年试题中调高最低工资标准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