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QQ.com  2009年07月19日02:58   中国新闻网  
北京地产界资深评论人杨少锋认为拿地不过是上市公司的融资工具,长此以往,导致土地资源高度集中,地产寡头一旦形成,所有的购房者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掀起一轮又一轮涨价的高潮。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15号地块要求一次性全款付清,却经历97轮竞价才最终成交。买下该地块的中化方兴,除了母公司中化集团购买了其部分增发股份之外,今年上半年还总共获得245亿元的银行授信。这正是大量资金流入地产行业的写照。宽松的货币政策之下,巨额资金从股市、从银行,流向大型房地产上市公司,房子还没盖起来,他们就已经从资产负债表上,赚的盆满钵满。
房价创新高:上市公司成涨价主角
上涨的房价在最近有加速的迹象,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国内房屋销售价格首次出现同比上涨,也是今年以来房价环比连续四个月上涨。经历过2007年的楼市火爆之后,房地产市场调价格、挤泡沫还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到底是哪只无形巨手,就再次将房价推向新高?来看看记者的调查。
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南四环外的一个楼盘,在售楼处,记者见到前来看房的消费者不少。
记者:“每平方米涨了多少钱?”
销售人员:“B区现在16500元/平方米到17000元/平方米”。
记者:“刚开盘时多少钱”。
销售人员:“刚开盘的时候14500元/平方米左右”。
这是一家上市公司开发的楼盘,在该楼盘网上公布的历史价格上,记者看到,该楼盘2008年09月23日到2009年06月30日每平米均价是14000.00元/㎡,2009年06月30日后,每平米均价就调到16500.00元/㎡,每平方米上涨了2500元。
销售人员:“这个价格还会有上升空间”。
记者:“你觉得还要涨吗?”
销售人员:“不是我觉得,是一定要涨。大家都在涨钱,价格都在往上走,大家都在抢着买房。”
记者了解到,现在正在销售的两栋楼,是今年2月份和3月份开始销售的,而销售商每个月只拿出部分单元进行销售,房价也随着开发商逐渐拿出的房源在上涨,涨幅最高的单元,每平米价格从16000元,已经涨到了两万元。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现在仅剩下最后两个单元还没有开盘,但是价格还要往上涨。
销售人员:“这价格肯定还会往上走,这个是必然。你说7月底开的时候肯定比现在价位要高,肯定比现在要高。”
记者:“大概能高多少?”
销售人员:“5万块钱吧,总价。”
与该楼盘待价而沽、惜售房屋一样,这家位于北京北四环外的上市公司旗下的楼盘,在停止销售一周后,又拿出了12套住房来销售,但是房价已经从3月前的每平米13500元,涨到了现在的每平米最高22000元。
销售人员:“你别再犹豫了。我跟你这么说吧,为什么周边的楼盘都在涨价呢?这边拍了一块地,它的楼面价每平米大概是15000元左右。如果想挣钱的话,至少得卖到3万元/平方米”。
记者调查了北京十几个正在销售的上市公司旗下的楼盘,都在不同程度地涨价。
某网乐居总经理罗军:“像北京来说,涨幅上超过每平方米超过4000元的已经不少,我看至少有10个楼盘左右,这样的涨幅,那这个涨幅是非常大的一个涨幅。”
与房地产市场同步发展的某网乐居,对最近北京现房销售价格上涨幅度最大的15家楼盘,进行了一个排名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涨幅最大的楼盘是上市公司保利地产旗下的亚奥金泉时代和首创置地开发的首创禧瑞都。亚奥金泉时代今年4月10日均价是13500元/平米,到7月6日,均价涨到了20000元/平米,不到三个月,涨幅达6500元;首创禧瑞都4月20日,塔楼均价为33000元/平米,7月6日,均价涨到38000元/平米,两个半月每平方米均价上涨了5000元。而在这15家上涨幅度最大的楼盘中,有9家是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公司开发的楼盘。
北京地产界资深评论人杨少锋:“从我们观察的这个数据发现,近三年来每一轮房价上涨的领军都是这些上市公司旗下的项目。为什么上市公司会这么热衷于去涨价呢?体现在它的财务报表上,它未来的收益会大幅增加。”
今典投资集团董事长张宝全从2007年淡出一线城市的住宅开发市场,他认为现在的房地产开发市场游戏规则已经改变,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土地就变成了资本运作的工具,价格高低,就不是它们重点考虑的问题了。
上市公司出手阔绰,高价拿地成融资工具
房子和土地,就是面包和面粉的关系。与今年以来房价大幅上涨相对应的是,北京等一线城市的地价也在水涨船高。尤其六月份之后,各地连续出现了一批天价地王,频频刷新土地市场的价格记录,上涨的幅度都高达十几亿甚至几十亿。到底是什么样的地产公司如此出手阔绰?土地和房子,这对面粉与面包之间又是怎样相互推高的呢?再来了解一下。
不久前轰动全国的广渠门15号地,以总价40.6亿元成交,刷新了全国地王的记录。买下广渠门15号地的是在香港上市的方兴地产公司。在竞拍现场记者注意到,参加竞拍的11家房地产开发企业中,就有10家是上市公司。同样,近一个月,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诞生的8个地王中,几乎都是上市公司或者控股公司获得。同时我们发现,在北京有3000多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然而,每一场高价地的竞拍,参加的仅有十几家公司,而且绝大部分是上市公司。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因为这个门槛越来越高了。广渠路15号地40.6个亿,招标文件中写得非常清楚,是一次性付款。你想如果是一个不上市的公司,没有很好的融资途径,它如果是一下要拿出40个亿50个亿的款,确实是非常困难的。”
张宝全是北京一家非上市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董事长,几年前他开发的一个楼盘,就在潘石屹的SOHO中国对面,然而,从2007年中国的地王频频出现的时候,他就淡出了一线城市的住宅开发市场,把公司的经营方向转移到了度假酒店的投资、经营和销售上。
今典投资集团董事长张宝全:“你要在北京做房地产,哪怕是在四环以外拿块地,恐怕最起码也得4、5个亿,否则你是很难能进场的,所以这就是划了一条线,就是把一些在500万元、2000万元,甚至3000万元的这些公司给洗出去了。就是说,它完全是以资本为平台,就是投多少钱争多少地”。
阳光100置业集团董事长易小迪:“就要靠一个土地买卖,坐地升值就能获得它的利润。这是一方面不正常,一方面也不公平。”
面对以资金实力论英雄的土地交易市场,张宝全认为,现在的房地产开发市场,游戏规则已经发生了改变,对于非上市公司而言,土地仍然是开放商的生产资料,开放商在购买土地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地价的高低所带来的风险,而现在土地市场变成了资本运作的平台,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土地就变成了资本运作的工具,土地价格的高低,就不是上市公司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了。
张宝全:“当一块地价格预计高了,或者这块地可能预计很难有盈利等等,但从资本运营角度对它有利,它一样可以去取。但是像非上市公司,像我们这样的公司,我们就肯定要算账。这个帐如果不能够在市场通过产品销售挣到利润的话,那绝对不能拿地,你要拿的话等于把自己害了。”
易小迪:“实际上很多上市公司成了投机商,他只要把这个机会找到了,他投资做对了,他就增值了,就有一个上市公司公开说的,我主要把投资做对了,这个公司年年赚钱,就实际上是个投机的一个心态”。
这就是上市公司为什么敢高价拿地的奥秘。那么,上市公司高价拿地的目的是什么呢?
张宝全:“它拿了土地以后,它的现金流,它的经营业绩,都成为股价很重要的指标。所以它为了保护它的股价,保持在资本市场价值的提升,所以它要不停地这样来转。它经营土地如果说不挣钱,甚至只要不赔钱,它就可以拿。”
易晓迪:“发展商更多的把投资土地放在公司的第一位,它就会盲目地去融资,因为它融资它觉得未来前景很好,它买了之后十年也不开发,这个钱又是股民的或是银行的,所以这个游戏规则就错了,整个社会就奖励那些土地储备和懒惰,和投机者,它们获得更高的利润。那么反过来说,对正规的公司,像我们这种快速开发的公司,你卖完房子之后再去买地,你发现你买不到这块地。”
只要不赔钱,就可以拿下高价地,这样导致的结果自然是土地交易市场天价地的频频出现,而天价地的出现直接带来的影响就是房价的上涨。据某网对全国10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均价涨幅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与2008年1月相比,广州上涨了33.2%、上海是27.5%、深圳26.9%、北京排名第六位,上涨了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