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5449 22
2016-12-11
商品交换一般认为是等价的,即以价值为基础的等价交换。
劳动力这种商品交换的时候却是不等价交换,那么一般商品有没有这种情形?即交换有等价交换和不等价交换。
我们发现第一类产业例如农业例如粮食,同样的劳动力劳动的时候可能由于自然因素灾害等造成产量的不同,造成供求不足,使价格提高。这样由于供需关系影响价格,产生同样商品交换来的商品量不同。这样原来等价交换的商品由于供需可能造成不等价交换,即交换双方的价值量不相等。
我们发现当商品抽象劳动不变的时候即价值不变,由于供需关系可能造成以不相同的价值进行交换,即存在不等价交换现象。即供需产生不等价交换。
这样就得出这样结论:供需改变价格的时候,也改变交换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12-11 11:53:40
两个人都卖相同的东西,这就是等价,但他们之间却没有理由互相交换。“等价交换”是荒谬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11 12:38:31
交换价值原本就是个比值,我们常以现时态的比值来参照价值。价值是一个抽象的节点,是一个人为的标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11 12:50:10
交换价值由价值唯一决定变成交换价值由价值和供需关系决定。那么没有价值的物品可能由于供需关系而依然可能产生交换价值。这样商品概念就扩大了,包含没有价值的物品,即自然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11 14:19:48
金秋果 发表于 2016-12-11 12:50
交换价值由价值唯一决定变成交换价值由价值和供需关系决定。那么没有价值的物品可能由于供需关系而依然可能 ...
有一种观点认为价值是自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就叫“客观价值论”;
另一种观点认为价值是人的主观评估。这就叫“主观价值论”。

“主观价值论”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基本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11 16:27:57
主观价值论是不是指的边际效用价值?如果把主观价值论与客观价值论统一到一个价格公式里面,那么两种价值观的争论不就解决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