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毕竟,born with silver spoons的人是极少数,投行的公平性最大体现在允许甚至青睐许多出身平凡但敢于打拼的人。对年轻人而言,敢于打拼的而且头脑聪明的最大体现就是教育背景——是否出自名校。在美国,是Ivy League,是沃顿和哈佛的MBA们。在中国,是北大清华复旦(有时加上交大)。投行的这种名校情结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其实也很容易琢磨出来。此外,即便出自名校,也要看在校的表现,比如学习成绩是否名列前茅。
当然,这些还不够——因为投行的英语面试中会问到专业问题,那么,就要对一些财经词汇比较熟,会用英语表达一些基本含义,比如投行中常见的问题:What is the Balance Sheet? How to calculate Free Cash Flow? How to value a company? 这些东西可能用中文很好回答,可是在面试的现场如何用流利的英语表达出来,还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就需要平时多上一些英文的财经网站,比如华尔街日报(WSJ)、金融时报(FT)、Bloomberg,以及找些英文的财经资料或者专业知识看看,熟悉英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