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大数据产业规模与发展状况
正如人人所知,我们正处于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究竟有多大,许多资料中已经相当明确。就产业发展速度而言,大数据产业正以极快的速度,向前奔跑。
当前大数据发展最快的国家是中美两国,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到2020年美国在大数据产业将达到上千亿美元,而中国也将超过800万亿美元。
图1:中美大数据产业规模
图2:中美两国大数据发展情况
就发展程度而言,美国已经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完备的传输和储存的体系。对于数据分析平台,当前商业最主流的产品都来自于美国,比如IBM的统计和挖掘软件SPSS Statistics 和Spss Modeler,以及展现的Congos。在应用创新上,美国正在不同的领域引领着大数据变现模式的发展,如实时匹配供需的Uber,又如能够进行个性化推荐的亚马逊。
相对美国而言,尽管中国有所落后,然而中国的相关动作都是紧跟美国的步伐。当前中国正处于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的阶段,各地都在建设云计算基地,数据传输网络的速度也在不断提升。分析平台上面也有发展,三家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和腾讯已经构建了自己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如阿里针对淘宝和天猫卖家都提供了一系列的数据产品。而在变现模式上还是以复制国外的模式为主,就像当前看到的滴滴打车和京东一样,在他们身上总能够找到国外产品的影子。
在大数据的国家政策上,中国也是紧跟美国。奥巴马在上任伊始,就提出了信息公开的计划,在他第一个任期即将结束的时候,已经提出了大数据的研究和发展计划,大数据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地位。中国的18大五中全会公报和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有提及大数据,然而相对美国,还没有正式的发展规划出台。相对中央,中国地方的大数据产业计划走得更前,尤其是贵阳。贵阳作为一个经济滞后的城市,交通不发达,堵车严重,物价昂贵,发展其他产业有限,得益于贵阳的市委书记陈刚以前在中关村当管委会主任,借助过去的资源加上贵阳的当地政策,得以让贵阳能够在大数据产业规划上走在前列。不过个人认为,贵阳本身缺乏一流大学和物价偏高工资偏低的环境,还是存在吸引人才的巨大瓶颈。
大数据的政策而言,数据开放是重要的环节,美国的2009年就已有政府公开数据的网站,中国在13年也已经开放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注册后每个人都能够上去查询各个部门的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