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847 3
2016-12-23

在许多古代社会中,为血亲复仇,都被视为是合理且正义的行为。

家族的利益被放置到崇高的位置,任何对家人的伤害,都会被视为对家族成员的伤害。

传统的儒家文化,重视家庭这个社会基本单元。在早期的儒家经典中,对于血亲复仇自然也是持认可的态度。

《礼记》上说:“父之仇弗与共戴天。”这后来演化成民间俗语:“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公羊传》上也说:“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更明确用文字的形式,确认了血亲复仇的道义合理性。

但随着法家思想的兴起与传播,国家政权的逐步强大,私人为血亲复仇在法律层面被禁止。

一方面是道义上的合理,另一方面却是法律上的不许可。在这种矛盾冲突的背景之下,在漫长的历史中上演了不少有趣的故事。

民国时期,传奇女刺客施剑翘在天津居士林刺杀了大军阀孙传芳,成功替父报仇。虽然触犯国法,但经各界奔走呼吁,国民政府终于还是将其特赦。

此案在当时震惊全国,引起不小轰动。施剑翘也被称赞为“女中豪杰”。

不过,施剑翘是趁孙传芳不备,才用手枪打穿其后脑,这难度系数比起东汉时期另一位为父报仇的女侠来,又低了不少。

此女名叫庞娥亲,酒泉人,父姓赵,但嫁到庞家为妻。

她的父亲被当地豪强李寿杀害,她的三个弟弟想要替父报仇,但不巧东汉晚期,气候异常,瘟疫频发。

不久,当地爆发了一场瘟疫,还没来得及报仇,三个弟弟就死于这场瘟疫。

李寿一直防备着三人来报仇,听到这个消息,自然和宗族之人弹冠相庆,说道:“赵家强壮男丁都死光了,只剩下女弱了,再也不用担忧了啊!”

娥亲知道李寿的狂言后,气愤更甚,说:“李寿你别高兴得太早!没早点杀了你,和你顶同一片蓝天,站在同一块土地上,是我家的奇耻大辱。我三个弟弟虽死,但我娥亲还在,怎知我日后不会亲手杀了你?”

于是娥亲暗中买了把名刀,藏在身上,准备伺机杀死李寿。


李寿此人,横行乡里,作恶多端,乡里人都十分怕他。他听说了娥亲这番话,也开始乘马带刀,加强了戒备。

邻里有好心人,担忧双方强弱悬殊,娥亲非但不能报仇,反而为家族招来更大的灾祸,于是对娥亲好言相劝,希望她举动慎重。

娥亲不听,反而更加坚定了杀李寿的决心。她常常夜间磨刀,扼腕切齿,悲涕长叹。

家里人和乡邻却都笑话她。

她对大家说:“你们不要笑话我,以为我是弱女子就杀不了李寿。我一定要让这把刀沾上李寿的颈血,让你们看看!”

从此她不管家事,乘着小车,等候李寿出现。

这一日,娥亲与李寿相遇于都亭。正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娥亲立马跳下车来,上去牵住李寿的马,然后破口大骂。

不知是慑于娥亲的气势,还是怎样,反正李寿吃惊不小,准备调转马头逃跑。

眼见李寿欲逃,娥亲拔刀便砍,砍伤了李寿和他的马。

马受惊过度,使李寿摔了下来,掉在路边的小沟中。

娥亲上前追砍,但刀砍在路边树上,却断成了两半。

娥亲想抢过李寿的佩刀,不料李寿受伤未死,忽然怒目大叫,一跃而起。

娥亲挺身相搏,左手抵着李寿额头,右手紧扼李寿喉咙。

经过反复周旋,李寿终于死去。也不知是失血过多而死,还是被娥亲扼死的。

娥亲割下李寿首级,然后主动自首。

乡人听闻此事,纷纷跑来城里围观,都悲喜感慨,嗟叹不已。

太守和郡尉十分同情娥亲,却不敢公然放走她,只好暗中告诉娥亲,让她逃走藏匿起来。

但出乎他们预料,娥亲竟然抗声大言道:“枉法逃死,非我本心。今大仇得报,我只求一死。杀人之罪,理应当诛。我虽只是一介匹妇,但也知道国法。既然犯下此罪,就没想过逃避法律制裁。我请求把我押赴刑场,以维护国法的严肃公正!这就是我的心愿。”

郡尉没有办法,只好强载她还家。

后来凉州刺史将此事上表朝廷,结果娥亲不仅杀人无罪,反而还受到了朝廷的表彰。

国馆君曰:庞娥亲一心不忘父仇,孝心诚可嘉,行为符合当时的道义。以柔弱之躯,正面格杀仇敌,此等勇气,恐怕即便寻常男子也比不上。更难能可贵的是,既知自己身触国法,又甘心受刑戮以肃明王法。此等奇女子,若非汉唐之世,怎可现于世间乎?

转载自国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12-23 23:17:57
感谢楼主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24 15:27:03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26 18:16:15
不客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