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北大学的调查结论-徐剑博士学位论文存在严重的拼凑抄袭行为
东北大学学术委员会秘书处收到关于徐剑博士学位论文涉嫌抄袭的举报材料。按照《东北大学学术道德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东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学术道德建设工作组会同被举报人所在单位学术分委员会对举报材料进行了核实,认为举报材料大多数属实,徐剑博士学位论文存在严重的拼凑抄袭行为。按照《东北大学学术道德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进行反馈,如有异议,请在10个工作日内提交书面异议。附件为核实结果。
二、博士论文全文几乎一字不改抄袭《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的管理机制和防范体系》张青山 等著一书
张青山等著的《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的管理机制和防范体系》共计10章,徐剑将其中的第8章“ 企业动态联盟风险防范系统软件开发”去掉,将其余9章的内容稍作顺序调整,几乎一字不改地抄袭成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从前面的一可以推断,张青山等的著作是拼凑抄袭而成的。
也就是说,徐剑本人就没写博士学位论文,直接抄了这本书交了上去,竟然混过了东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层层审核环节。
这本书是令那名学生愤愤不平的最主要原因。
张青山【目录】 | 徐剑博士论文目录 | |
1 绪论
1.1 企业动态联盟产生的背景与动因
1.2 企业动态联盟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1.3 企业动态联盟的风险问题
1.4 国内外有关研究发展现状述评
1.5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思路
1.6 本书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1.7 本书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2 企业动态联盟及其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2.1 联盟的特征及其类型形态和生命周期
2.2 联盟风险的识别和诱因分析
2.3 联盟风险的分类与评估
3 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管理的策略及其机制的构成与整合
3.1 联盟与成员企业的风险及其管理关系
3.2 联盟风险管理策略
3.3 联盟风险管理机制的构成
3.4 联盟风险管理机制的整合
4 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的转移及阶段性和传递性风险管理机制
4.1 联盟风险的转移机制
4.2 联盟组建风险管理机制
4.3 联盟运作风险管理机制
4.4 联盟解体风险管理机制
4.5 联盟传递性风险管理机制
5 企业动态联盟全程性风险管理机制
5.1 联盟风险管理的信任与协调机制
5.2 联盟风险管理的激励机制
5.3 联盟风险管理的约束机制
5.4 联盟风险管理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耦合
6 企业动态联盟风险防范的内生体系
6.1 联盟风险防范体系构架
6.2 联盟风险防范的管理机构与职责
6.3 联盟风险防范的对策与措施
6.4 联盟风险预控的方法与工具
7 企业动态联盟风险防范的外生体系
7.1 联盟风险防范的法律体系
7.2 联盟风险防范的信用体系
7.3 联盟风险防范的传媒体系
8 企业动态联盟风险防范系统软件开发
8.1 联盟风险防范系统软件功能模块
8.2 联盟风险防范系统软件工作流程
8.3 联盟风险防范系统软件设计
8.4 联盟风险防范系统软件使用说明
9 实际调查与应用
9.1 实际调查
9.2 有关成果应用
10 结论与建议
10.1 结论
10.2 有关建议 | 第1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企业动态联盟的产生与发展…… 企业动态联盟的特征、类型和形态…… 企业动态联盟的风险问题…… 1.2国内外有关研究发展现状述评…… 1.3企业间联盟合作状况的实际调查…… 企业调查样本…… 调查指标与数据统计……,……,…… 调查分析…… 1.4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思路…,……,…… 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的基本思路……,…… 1.5本文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1.6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第2章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2.1联盟风险的识别和诱因分析…… 企业动态联盟的生命周期…… 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的识别…… 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的诱因分析…… 2.2联盟风险的分类与评估…… 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的分类……,…… 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的评估…… 2.3小结…… 第3章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管理的策略及其机制的构成与整合…… 3.1联盟与成员企业的风险及其管理关系…… 联盟与成员企业的风险关系…… 联盟与成员企业的风险管理关系…… 3.2联盟风险管理策略…… 3.3联盟风险管理机制的构成…… 风险管理机制的含义…… 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管理机制的构成…… 3.4联盟风险管理机制的整合…… 3.5小结……,…… 第4章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的转移机制……,…… 4.1联盟风险转移及其评判方法…… 4.2联盟风险转移的方式…。…… 保险转移…… 非保险转移…… 风险转移方式的比较…… 4.3联盟风险转移的程序和运行机理…… 4.4小结…… 第5章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的阶段性管理机制…… 5.1联盟组建风险管理机制…… 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 伙伴选择风险管理机制…… 联盟合作方案设计风险管理机制…… 责权利险对等机制……“ 契约合同机制…… 文化融合机制…… 5.2联盟运作风险管理机制…… 动态合同机制…… 成员企业道德自律机制…… 5.3联盟解体风险管理机制…… 解散时机条件判别与相关损失分担机制…… 资产分割机制…… 动态联盟解散风险管理机制的说明…… 5.4应用实例…… 小结…… 第6章企业动态联盟的传递性风险管理机制…… 6.1风险监控机制···················…… 风险识别…… 风险监察…… 风险预警…… 风险预控…… 6.2检查考核机制······················…… 6.3动态调适成员机制…… 6.4应用实例…… 6.5小结…… 第7章企业动态联盟全程性风险管理机制…… 7.1联盟风险管理的信任与协调机制…… 信任机制…… 信息共享与沟通机制…… 联盟协调机制…… 7.2联盟风险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联盟风险管理的激励机制…… 联盟风险管理约束机制…… 联盟风险管理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耦合…… 应用实例…… 7.3小结…… 第8章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管理机制的载体一一联盟风险防范体系… 8.1联盟的风险防范体系构架…… 8.2联盟风险防范的内生体系…… 联盟风险防范的管理机构与职责……,…… 联盟风险防范对策与措施……,…… 风险预控方法和工具…… 8.3联盟风险防范的外生体系…… 联盟风险防范的法律体系…… 联盟风险防范的信用体系 联盟风险防范的传媒体系 8.4结论…… 第9章结论 | |
三、被举报后的徐剑先是利用申述拖延时间,最后装病逃避处理
从2015年3月17日到开始,东北大学学术委员会鉴定得出结论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复议两个多月,送有关部门接近六个月。经过了鉴定、复议、转交有关部门等环节均已完成,结论明确。问题转化为给出处理结果的最后阶段。
2015年12月28日、2016年5月3日,共计两次东北大学声称,
根据《东北大学学术道德规范(试行)》的相关规定,学术道德建设工作组对徐剑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认定程序确实已经基本完成,但是按照2014年学校发布的《东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试行)》(东大校字[2014]32号)的规定,此类申述应由学校学术委员会进行最终认定。
我们已经做出了有关复议的工作安排,准备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进行复议,但由于被举报人身患重病,不能到会申述,为保障被举报人权益并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需要待被举报人健康允许之后再进行复议。
事件就此被停滞下来。
但是,经网上查阅,徐剑(工作单位是沈阳工业大学)在此期间正常进行各种活动,说明当事人至少当前身体很健康,能正常工作,并不像东北大学所说的反馈的“被举报人身患重病”。
徐剑为了逃避东北大学对他的学术不端行为惩处,开始使出装病耍赖的办法了。
以下是徐剑参加各种活动的部分证据:
2015年10月17日,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网站报道,徐剑参加辽宁省管理科学研究会年会。
http://sba.neu.edu.cn/neu/news/news_show.asp?newsID=12696&newsTypeId=10
2016年5月5日,党委书记郭明顺道管理学院调研,徐剑参加并作表态发言。
http://news.sut.edu.cn/model.jsp?id=78737
2016年7月2日,徐剑参加沈阳工业大学MBA沙龙活动。
http://mba.sut.edu.cn/Item/20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