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吗?
李俊
一直以来,总有一些学者认为温和通胀是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因此,就业不景气时,就必须通过制造通货膨胀来提高就业率。正因为这样,今年以来通过信贷方式向经济体注入大量货币,并且期望能够如此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
政府为了实现保八的目标,拼命向经济体注入货币,从而期待流动过剩来促进经济增长。这种观点就是,只要经济能够增长,发生通胀也没有关系。但是实际上,通胀不仅不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并且还是非常有害。通胀最大危害就是对市场信号进行干扰,扭曲价格信号,让企业家无法做出正确判断。
通货膨胀意外来临,但是导致物价上涨并不是同步,而是某个行业最先发生。面临产品涨价,老板本身并不一定知道这是通胀引起,而是错误以为这是市场需求增加引起。在这种情况下,老板扩大生产,增加人手,于是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但是好景不长。很快,老板就发现这种涨价行为并非市场需要增加,而是通胀发生了,于是压缩生产,进行裁员。因此,经济最终陷入萧条之中。
通胀只是一时给人们发出错误信号,让人们以为自己的收入真的增加了。一个人每月收入是1000元,但是有人欺骗他,下个月起,他收入可以增加到2000元。他以为是真的,就增加了自己消费。别人欺骗他之所以可以让他增加消费,这是他收到一种错误信号,而做出错误决策。但是等到下个月,他下个月收入没有增加,那么他就要比以前更加节约消费。因此,欺骗并不可以真正让他消费生活水平提高。通胀就是以一种信号干扰,误导一些企业盲目扩大生产,造成一时的繁荣。
最近,沪指反弹逼近3400点,而房市更是一派欣欣向荣之景象。会计司在一份报告中称,银行去年共向1597家非金融上市公司发放贷款人民币3.9万亿元,但到去年年底,上述贷款中仍有1.3万亿元左右资金留在银行账户中。报告认为,上市公司拥有充裕的流动性,但这些流动性可能流入了股市和房市。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今年前6个月,新增货币贷款数量已过7万亿元,而6月的新增贷款量超过市场预期的1万亿元,达到1.3万亿元。这些货币注入经济体之后,资产价格上涨,股市上涨,造成一种繁荣的假象。
事实上,如果通过发行货币方式可以促进经济增长,那么只打开钞票印刷机就可以了。社会财富没有增加,滥发货币必然导致货币贬值。通胀不仅不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反而导致经济规律的错乱,延长萧条时间。
2009年7月25日